智能手机距离淡出人类生活的中心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2-06-6 阅读量:844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诺基亚CEO佩卡·伦德马克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会上预测,6G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市场,届时智能手机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嵌入人体的电子设备。    

 

这个判断,与扎克伯格6年前的言论如出一辙。当时,他在与马云谈到智能手机时表示,每隔15年就会有一种旧技术被取代,智能手机也不例外。    

如今,距离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恰好过去了15年。    

 

种种迹象显示,智能手机正在迎来一次大退潮。诺基亚的手机帝国轰然倒塌数年后,又一个时代的帷幕正在徐徐落下。    

 

退潮加速    

 

2022年一季度,多个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约10%,全年降幅或将更大。市场研究机构GfK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机销量或跌破3亿,回到10年前的水平。    

 

端倪初现:据中国信通院,今年1-4月,国内手机出货量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    

 

悲观情绪还在蔓延。《日经新闻》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中国三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已通知供应商,二季度以后的订单量将比此前计划减少20%左右。    

 

事实上,退潮的迹象,比人们预料中来得更早、更猛烈。而这个拐点,出现在2018年。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持续增长数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当时IDC还乐观预测,2019年出货量会恢复。      

全球智能手机2011-2021出货量

 

但汹涌而至的5G浪潮,也未能拯救日渐萎缩的智能手机市场。    

 

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降幅达到10%,2021年虽然同比微增6.6%,但14.19亿部的出货量仅达到2015年的水平。    

 

2022年,退潮加速。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8亿台,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12%。    

 

去年11月和今年5月,行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两度下调对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的预测,并不排除后续仍有下调空间。***CEO赵海军判断,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至少要减少2亿部,且受影响的大多为中国品牌。    

 

在寒意更甚的中国手机市场,衰退的信号正在从消费端蔓延至生产端。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称,中国主流安卓手机厂商今年以来大幅“砍单”,已削减约2.7亿部手机订单。    

 

大退潮背后,是整个行业行至巅峰之后不得不面对的下坡路。    

 

眼下,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已步入存量阶段。据Bankmycell数据,2021年,全球已有38亿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为77.87%。国融证券则在研报中称,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达到 97.4%,上升空间非常有限。未来销量主要来自周期性的换机需求,但智能手机的换机频率正在不断延长。    

 

据Counterpoint数据,目前中国用户平均换机周期超31个月,远超2017年的22个月。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则表示,目前全球用户换机频率达到了36个月,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创新吸引,消费者换机周期将会越来越长。    

 

正如高通CEO安蒙所说,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恶性循环    

 

一边是反复受挫的消费信心,一边是价格持续走高的智能手机,用户的购机热情降温不难理解。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近期发布的《未来消费者指数》报告显示,由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及通货膨胀,近60%的全球受访者倾向于储备资金,52%表示消费能力下降,未来将控制消费水平,减少非必需品购物。而更换智能手机就属于非必需品购物。    

 

郭明錤在社交媒体表示,若消费者消费信心继续走低,未来手机销量或进一步减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不断涨价的智能手机。美国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在2021年突破了300美元,达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智能手机涨价的原因之一,是原材料短缺和价格高企。美国CNBC网站援引贝恩咨询分析师说法称,过去一年,全球芯片价格已经提高10%~20%,预计今年还将上涨5%~7%。台积电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两次涨价,三星也计划将芯片价格提高20%。    

 

此外,在产品和技术层面创新乏力,也是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8年进入长期下降通道的重要原因。    

 

国融证券研报认为,智能手机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发展,来自硬件性能、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创新逐渐放缓,各主流手机厂商推出的机型性能参数已非常接近。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演讲中承认,目前智能手机整体更新速度变缓。    

 

智能手机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拍照摄影、屏幕刷新率、续航、性能、机身设计等五个方面。而近两年的创新,基本围绕机身设计打转,如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但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反馈,并不乐观。    

 

据国金证券,2021年,1000美元以上价格段的智能手机中,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仅10%。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2021年接受《财经天下》采访时表示,即使乐观估计,折叠屏手机也只能从高端手机市场分得二三成的份额。    

 

市场大盘下滑,厂商减少投入,产品开发更加慎重,导致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欲望进一步降低——荣耀CEO赵明口中“看似顺理成章的恶性循环”,正在蚕食用户最后的消费热情。    

 

智能手机的尽头    

 

如果智能手机的衰退无可挽回,它失落的权杖将被谁拾起?    

 

一种观点认为,集合更多电子产品功能的超级智能手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手机的诞生,“淘汰”了电话、相机、PSP、Mp4、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集合诸多功能的移动终端。按照这一趋势,未来的智能手机或将成为功能更加强大的超级智能手机。英国科技媒体TechRadar和资源数据分析机构ElementsVC认为,到2030年,智能手机可能取代十几台遍布全身的可穿戴设备。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智能手机终将消失,被新物种取而代之。持这种观点的人中,不乏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索尼集团CEO平井一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科技大佬。    

 

早在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拐点的前一年,平井一夫就认为该行业已达顶峰,未来使用智能手机的日子屈指可数。当时,他预言10年内智能手机时代将结束,AR(增强现实)、VR(虚拟显示)等技术将取而代之。    

 

IDC数据显示,2021年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92.1%,并预计2022年出货量将增长46.9%,一直到2026年都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率。

  

全球AR/VR头显市场增长情况


(全球AR/VR头显市场增长情况 图源:IDC)    

 

盖茨也在不久前预测智能手机“来日无多”。2022年3月,参考消息援引西班牙《消息报》报道称,比尔盖茨认为,新技术即将诞生,留给智能手机的时间不多了。他还身体力行地投资一家研发“高科技电子纹身”技术的公司。该电子纹身植入人体后,就可替代智能手机,实现收发信息功能,还有检测人体健康等功能。    

 

荷兰跨国电信公司Veon集团数字产品总监乔治·赫尔德则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10年后,人类将停止使用智能手机,其他技术将取而代之。届时,智能手机验证用户身份和接收信息的功能,可通过面部、指纹和声音来实现,信息展示则可以借助物联网传感器投射到墙壁或玻璃上。    

 

从有线电话到手机,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新旧物种的更迭已是无可逃避的宿命。黄金时代落幕,智能手机何时走到尽头?


相关资讯
广和通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的FG390系列5G模组 推动FWA产业智能化升级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供需弱平衡下的电视面板市场:减产控价能否抵御需求疲软?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

台积电晶圆代工价格调整的动因与行业影响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先进制程迭代的背景下,台积电近期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晶圆代工价格调整,涵盖2nm先进制程及美国厂区的4nm工艺,涨幅分别达10%与30%。这一决策不仅牵动英伟达、AMD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晶圆代工行业结构性变革的三大核心逻辑——地缘制造重置成本飙升、技术研发风险指数级攀升,以及AI算力驱动的市场需求爆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法说会明确指出,面对2025年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与首次流片成功率骤降至14%的技术挑战,价格策略调整是“维系技术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而英伟达CEO黄仁勋“高价但必要”的公开背书,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头部企业对技术代际红利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英特尔战略聚焦:拟剥离网络及边缘计算业务加速核心赛道突围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透露,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及边缘计算(NEX)部门,以配合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提出的“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转型。该部门2024年营收达58亿美元,但因其业务方向与公司未来重心偏离,或将被出售或重组。

2025首季面板战报:京东方蝉联榜首,中国OLED市占首超韩国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特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季度总出货量约5.4亿片,同比微增0.6%。尽管部分国家延续显示产业补贴政策,但受终端品牌库存策略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从竞争格局看,京东方(BOE)以1.3亿片、24.3%的市占率蝉联榜首,三星显示(SDC)以8100万片稳居第二,TCL华星(CSOT)则以7500万片出货量首度跻身全球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