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5 阅读量:1198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看不见摸不着的“碳”,通过精密的大数据分析,也能变得有迹可循、有径可管。近日,海康威视正式推出“双碳大脑”,辅助相关部门宏观决策,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通过“碳地图、碳足迹、碳管理、碳中和”四大功能,即可透过大屏“智”理双碳,科学高效地实现“看碳、析碳、管碳、汇碳”。
碳地图:打开全局视野
为达到双碳目标,政府相关部门首先需要了解碳排放“大户”们的动态。工业、能源、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碳排放排名情况如何?消费侧能源结构怎样?不同城市各自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以往,这些问题需要许多人力去排查,而现在一张“地图”就可以呈现答案。通过“双碳大脑”的“碳地图”功能,相关部门可以“一图”查看全省、各市、各区的碳排放占比情况,只需点击切换所管辖区域,就能查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基于宏观层面洞悉不同维度的数据,实现碳排放看得清。
(“碳地图”功能示意图)
碳足迹:追溯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如果“碳地图”是从大的区域层面来看碳排放量,那“碳足迹”就是从产业、行业层面“深挖、分析”具体碳排放的来源和组成。只有明白碳足迹从哪来、到哪去,才可以科学制定减少碳排放的策略。
以交通行业为例,“碳足迹”功能可以让用户清晰地看到铁路运输、航运的碳排放由哪些能源组成,其中电气、天然气、柴油、汽油占比是多少;同时也可以看到能源如何进入交通行业。通过图示互相追溯交通行业与能源之间的流向,量化碳排放量、结构占比,分析碳排放组成,实现碳组成理得顺。
(“碳足迹”功能示意图)
碳管理:监测、预警重点行业
据中创碳投统计,2020年度,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合计约占全国碳排放的80%。也就是说,科学管理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至关重要。而“碳管理”功能正是对碳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碳排放管得住。
相关部门制定、分配指标后,可以通过“碳管理”对区域、行业、企业进行数据监测。假设某企业剩余碳排放容量不足,该功能会通过橙红色图标提醒用户,查看该企业每个月的碳排放量、趋势、强度等。此外,“碳管理”还提供用能超标预警、重点关注企业、区域达成情况等。
(“碳管理”功能示意图)
碳中和:不断向双碳目标靠近
“双碳大脑”是一个能耗数据接入与监测系统、一个双碳分析系统,还是一个成效展示系统。无论是对各行各业用能数据的收集,还是汇总、统计、分析,最终目的都是达到碳中和。
而“碳中和”功能的意义就是通过掌握各类降碳、汇碳成效,实时了解碳中和目标差距,比如距离植树造林面积目标还有多少、淘汰老旧产能指标是否顺利、节能改造指标完成如何……最终不断缩小距离,达成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功能示意图)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