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31 阅读量:19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3月28日,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正式发布,并于当晚20时开启预售。该机搭载瑞芯微RK3566四核处理器,2GB+32GB存储组合,7.8英寸1872*1404分辨率高清墨水屏,内置3200mAh大电池容量,1次充电可待机6周。
1、芯片升级,响应速度更快
来自小米官方的数据显示,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相较上一代产品,系统响应速度提升了109%。
2、主控芯片瑞芯微RK3566,具备五大优势
瑞芯微RK3566是一颗电纸书应用的专用芯片,采用4核Cortex-A55架构CPU,集成Mali-G52 GPU,内置1 Tops算力的独立NPU,主要具有五大优势:
1)低功耗。瑞芯微在显示架构、系统任务管理、电源管理、硬件设计等方面对RK3566方案进行了深度优化,有效降低产品功耗,提升续航能力
2)自带TCON接口。终端伙伴无需额外增加电子纸显示屏控制芯片,实现成本优化,最大分辨率可支持13.3英寸的2200x1650,满足大屏设计需求
3)手写流畅。基于自研的硬件加速模块,RK3566可有效降低手写延迟率,有助于高效记录。
4)丰富AI应用。智能文字识别/查词、OCR摘录、语音识别记录等
5)系统流畅。支持专用于电子纸产品的轻量化Android/LinuxOS,优化任务调度,提升系统流畅性,并保证应用的兼容性
3、体验出众,性能提升明显
瑞芯微RK3566的加持,使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在运行速度、续航能力、书写流畅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首先,超强的CPU处理能力,使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启动时,不会像其他产品一样有2-3秒的延迟,具备极快的页面加载能力。
其次,瑞芯微RK3566集成Mali-G52 GPU,及TCON接口,支持高分辨率、300ppi像素密度高清墨水屏屏幕需求,实现拟纸化阅读体验。
瑞芯微RK3566先进架构及电源管理的深度优化,配合3200mAh大电池容量,使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满电状态可待机6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普通模式翻页续航可提升108%,省电模式翻页续航可提升172%。
此外,瑞芯微RK3566支持最新Android 11系统,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可兼容多看阅读、京东读书、掌阅精选、微信读书等丰富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目前,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Ⅱ正在小米各大官方平台包括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有品/京东/天猫 同步预售中,预售价1299元,优惠到手价1199元,这样的价格,你心动了吗?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