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1 阅读量:102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中国上海,2022年3月10日--中国领先的高性能专用SoC芯片供应商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矽微")宣布,量产用于汽车智能表面和智能触控开关的SoC系列化芯片及解决方案TCAEXX-QDA2,本次发布包含TCAE11-QDA2和TCAE31-QDA2两款芯片,均通过AEC-Q100Grade2完整的可靠性认证测试。
TCAEXX-QDA2系列是基于ARMCortex-M0内核的高可靠性专用SoC芯片,工作主频32MHz,内置64KBFlash和4KBSRAM,支持LIN总线通信,具备高抗干扰性和高达8kVHBMESD性能。泰矽微继续秉持了高性能,高集成度及高可靠性的产品开发理念,芯片集成了实现电容触摸和压力感应所需的高性能模拟电路和硬件加速模块,配合泰矽微自主知识产权智能演算法,是全球领先的车用智能按键和智能表面解决方案。
TCAE11-QDA2为车规类电容触控SoC芯片,可支持最多10通道电容触控检测,用于实现智能按键或滑条等功能,适用于车内阅读灯,氛围灯,中控,空调控制,方向盘,门把手等各类应用场景。
TCAE31-QDA2包含TACE11-QDA2的所有电容触控功能,另外还集成了惠斯通电桥模拟前端电路,包括低噪声电压源,2级最高1024倍增益放大PGA,高精度ADC,失调电压动态补偿等电路单元,可实现22bits宽动态和最小3.6uV信号测量,适合于外接多种形式的电桥类传感器用于压力检测和测量功能,适用于MEMS压感,应变片压感,及电阻压感等多种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调理和采集及算法处理。是全球首款同时集成电容触控和压力触控的车规级SoC芯片。TCAE31-QDA2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复杂变化要素,如由于装配,温度,湿度,老化,干扰等引起的参数变化,通过宽范围实时动态补偿结合智能演算法实现压力检测的持续可靠性。再结合电容触摸通道,实现电容+压感复合智能按键,可真正实现汽车应用所须的高抗干扰,防误触,防水等高可靠性要求,适用于如智能表面,智能B柱,智能中控,智能Logo,智能门把手等复杂车内和车外应用环境。
TCAE11-QDA2和TCAE31-QDA2为QFN-28封装,外围电路简单,外接LINSBC可实现跟BCM之间的通讯。泰矽微提供全方位的用于评估、测试、生产的软硬件平台,涵盖芯片评估、垂直方案、生产以及仿真调试下载工具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两款产品均已正式批量生产,货源充足,可满足大规模应用需求。
关于泰矽微
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中国领先的高性能专用MCU芯片供应商。公司专注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各类芯片的研发,已获得多个知名投资机构的大力扶持与投资。公司聚集了一批顶尖的半导体专家,致力于发展成为平台型芯片企业。团队具有各类系统级复杂芯片的研发能力,所开发的芯片累计出货达数十亿颗。公司已在信号链、电源及射频等方向积累了大量的MCU芯片方案,可覆盖消费类,工控及汽车等应用领域。差异化的芯片产品在树立行业标杆的同时,也将为更多物联网企业赋能,更好服务于客户需求。
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240万部,同比下滑2%。据市调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这一下降主要受入门级设备需求疲软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中高端机型或延长换机周期。尽管整体市场表现不佳,部分头部品牌仍实现逆势增长。
5月27日,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供应商Semtech(纳斯达克:SMTC)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4月27日)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收达2.5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52.3%和14.3%,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光伏行业对高效、稳定的电力转换器件需求激增。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保护元件,旁路二极管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华润微电子功率器件事业群(PDBG)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推出TMBS 180mil G2产品,优化了正向压降(VF)、反向漏电流(IR)及高温工作特性,为光伏行业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并已实现向多家头部企业批量供货。
近日,高通公司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Cellular Insights Inc.发布了一项对比测试报告,结果显示苹果首款自研5G调制解调器C1在性能上仍落后于高通方案。该测试基于iPhone 16e(搭载C1芯片)与同价位安卓设备(采用高通芯片)在T-Mobile纽约5G网络下的表现,发现苹果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明显较慢,尤其在密集城区和弱信号环境下差距更大。
2025年4月,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进一步集中,头部企业优势显著。根据KERUI最新发布的行业数据,宁德时代以44.7%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比亚迪弗迪电池以23.3%的占比排名第二,两家企业合计占据68%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