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6大无线充电方案合集,大/小功率全都有

发布时间:2022-03-11 阅读量:61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xiating

无线充电从概念时期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着越来越多的无线充电手机问世,无线充电技术再一次被推上了热潮。其中苹果专门开发了用于线圈精准对位的MagSafe无线充电技术,"咔哒"一声即可充上电,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趁着这股热度,我爱方案网小编也整理了一些无线充电方案,以供大家在茶余饭后进一步了解这个网红技技术!


1、5W/10W车载无线充电子解决方案


73.jpg


本产品适用于绝大部分无线充手机,充电效率可最高达75%; 良好的兼容性,可支持Ti、IDT、PANASONIC等Qi标准接收器,兼容USB供电。20mW极低的待机功耗,灵敏的异物检测(FOD)、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双色LED灯指示状态功能。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2、车载+桌面 2合一无线充电方案


74.png


该产品支持车载端和移动到桌面2种充电方式,外观高端,时尚;支持ISO和Android系统,功率从5W、7.5W、10W、15W全面支持;并且过QI 认证,快充10W功率,只需3小时就能充满。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3、三星S9无线充电方案


75.jpg


本产品符合QI 协议1.2标准的单线圈无线发射模块,充电效率可达75%;良好的兼容性,可支持Ti、IDT、PANASONIC等Qi标准接收器,兼容USB供电。适用各种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接收设备,手机,智能手表,个人美容用品,三防产品等,拥有灵敏的FOD功能,有灵活的LED状态指示功能。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4、隔空充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


76.png


本方案用磁共振技术实现的无线充电,优点不仅仅在于改善了接触式充电不够称心如意的用户体验,它还可以实现多设备同时充电,且不论手机还是其他设备外壳是金属还是玻璃材质,只要装备了接收线圈,都能充电。电路中6.78MHz的频率能避免干扰电子设备和人体辐射伤害。这种方式既能实现一定距离的无线充电,也有较高的充电效率,还不会浪费能量。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5、15W车载三线圈无线充电方案


77.jpg


为了适应无线充电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无线充电作为标配。P9260支持三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端无需精确对准,用户体验感更强。该方案支持UART和I2C接口,丰富的接口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样。内置32bit-ARM0,4路GPIO满足客户定制化功能需求。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6、单芯片、兼容WPC 1.1无线充电接收方案


78.jpg


IDTP9025是一个单芯片、兼容WPC 1.1标准的无线电源接收器IC。该方案采用一个谐振交流电源信号,并把它转换成5V稳压输出电压,可用于移动设备供电。它包括一个集成5V LDO的高效率同步全桥整流器和一个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调制负载到发射器,并发射兼容WPC标准的报文数据包。LDO提供每WPC规格5V/1A的稳压输出,并提供过电压(OVP),过电流(OCP),过温度保护(OTP)。 较早前标准,IDTP9025增加了异物检测(FOD)功能。高度集成的器件包含一个板上同步整流全桥和低电阻低压差(LDO)稳压器,使客户能够以最少的外部元件数量和电路板空间实现出色的传输效率。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相关资讯
VS Cisco/NVIDIA:GIGALIGHT 400G SR4方案性能全面领先

在AI算力爆发与云计算需求激增的2025年,数据中心面临高带宽、低时延、低成本的三重挑战。GIGALIGHT推出的400G QSFP-DD SR4至4×100G单波互连方案,以“单波长100G PAM4”技术为核心,突破传统并行架构的瓶颈,实现单端口带宽利用率提升300%、功耗降低20%,并减少75%的光电转换单元,为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兼具弹性与经济效益的短距连接新范式。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传统400G部署中光纤资源浪费、端口密度不足、TCO过高等痛点,更在NVIDIA GPU集群、云原生Spine-Leaf架构等场景中验证了其技术领先性。

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在AI数据中心高速迭代的浪潮中,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以全栈测试能力重构AI基础设施验证范式,通过算法仿真、高速网络验证与光互连测试三大核心模块,直击AI集群设计效率低、网络验证复杂度高、光模块测试精度不足等痛点。相较于传统方案,KAI系列通过全生命周期协同验证,帮助客户缩短30%以上的开发周期,并在Meta、阿里云等头部企业的实际部署中实现性能跃升。以下为重新生成的5个标题,结合技术价值与传播吸引力,精准覆盖用户需求场景。

广和通5G AI MiFi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竞品分析

在全球5G与AI技术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广和通推出5G AI MiFi解决方案,通过“通信+智能”双引擎重构移动热点设备的行业标准。该方案基于4nm制程高通QCM4490平台,集成Wi-Fi 7多频并发、本地化AI语音交互(支持20种语言互译)及低功耗设计,在2.33Gbps下行速率与95%翻译准确率的加持下,彻底解决传统MiFi设备在跨国场景中的连接延迟、交互单一及云端依赖等痛点。相比Netgear、华为等竞品,其独特的“端侧AI+边缘计算”架构在能效比(0.46Gbps/W)与多场景适配性(工业巡检、国际商务)上展现显著优势,成为推动万物智联时代高效落地的标杆方案。

【海思Hi2115方案】NB-IoT R14+北斗双模定位,0.8uA超低功耗破解电动车防盗难题

一般定位追踪可使用GNSS技术,引入NB-loT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利用云平台实现管理

高性能智能网关方案:实现250+PLC设备数据无缝上云

工业智能化发展使大量工业设备需要接入网络以实现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设备控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