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智造”未来,威刚持续强化工控存储布局

发布时间:2022-02-24 阅读量:94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威刚持续强化工控存储布局战略 满足垂直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智慧化发展趋势崛起,通过融合新科技提升营运效能,成为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策略。在此趋势下,电子设备对储存组件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现在的存储装置必须结合设备所处的场域,调整容量、访问速度、稳定性等功能,威刚工控全球业务总监王皓正指出,这虽对存储厂商的设计能力带来严苛考验,但如若产品能获得客户青睐,顺利在市场上站稳脚步,将有助于业者延伸技术价值,掌握多元的市场商机。


28.jpg

威刚工控全球业务总监王皓正指出,威刚具备「先进技术、定制服务、稳定供货」三大优势,在制造、交通与网通均有多起成功案例


王皓正表示,储存组件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消费型与工控两大区块;消费型市场以PC、笔记本电脑为主,这些设备追求的是高容量与高读取效能,且对价格敏感,产业中绝大多数的先进技术都会率先应用于此。


而工控市场对储存组件的需求则与消费型产品大不同,工业设备大多为工厂生产在线的机台,这类型设备不需要过高的容量,但因与生产流程息息相关,对稳定性的要求高于一切,因此这类市场所采用的软硬件,都必须经过市场长时间认证,确定可靠无虞后才会导入,例如早已在消费型市场中销声匿迹的CF卡,至今不仅仍为部分工控设备所用,且规格还在持续进化中。


29.jpg

根据TrendForce最新统计,2020年全球内存与固态硬盘市占,威刚稳居全球第二


建构完整工控团队 「软硬整合」更全面


波澜不惊的工控存储市场在物联网时代来临后,开始出现变革。首先是「工控」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仅指「工业控制」,现在工控设备已呈现碎片化应用,除了制造外,医疗、物流、车载等非消费领域都被纳入。


工控存储逐渐走向「长尾市场」


应用场景种类的增加,让工控存储逐渐走向「长尾市场」,长尾市场的最大特色是应用呈现碎片化,过去消费型市场的需求是少样多量,一种泛用型的储存设备就能符合绝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而单一工控应用的数量不仅低,而且规格需求也大不相同,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定制化设计。此外,这些系统的使用年限都相当长,因此供货商必须保证长期供货,导致供应链的经营与消费型产品也有所不同。


王皓正表示,工控客户对合作厂商的设计服务能力相当看重,主要原因除了产品必须满足使用的产业、场所等特殊需求外,另一原因也是这几年市场变化较以往更为急遽。他进一步分析,5G、物联网、AI等技术开始被大量应用到各领域,从而衍生出许多新需求;无论是工控或消费型市场,过去都仅有设备与服务器两端,架构简单且固定;但在智能化应用下,系统运作架构渐趋复杂,设备与服务器之间衍生出各种环节,例如制造业的工业物联网,底层控制器与上层云端平台之间必须加入工业网关,负责汇整、储存底层传回的数据,并加以分流,借此提升系统的运作效能与实时性。或是车载系统会与道路上的各种智能化外围设备连接,以实现「智慧驾驶」的愿景。


新技术的落地让场景数据同时产生量变与质变,现在工控存储组件面对的数据量不仅更大,系统端对数据质量也更高,要满足此需求,不能仅从硬件端着手,还要有软/硬件的配合,王皓正强调,这正是威刚坚持建构工控专属团队的原因:具备应用专业的业务团队,负责厘清客户需求,并交由研发部门为特定领域开发适合的软/硬件,携手打造出理想的解决方案。


掌握三大优势 助力新兴应用落地


先进技术与定制服务


目前威刚工控团队已为多种领域的企业,打造兼具效能、安全、稳定特色的存储解决方案,产业类别则以制造、交通、网通居多。王皓正指出,这些领域都已进入产业革命阶段,其中制造业的工业4.0已推动10年,智能化成为制造业者的必要策略,威刚在工业物联网与AI机器视觉等应用都已有成功案例。


在交通领域,威刚则侧重于终端车载系统与上层服务器之间的各种交通设备,智慧灯杆就是其一。他也提到,要实现车辆自驾愿景不能仅靠车辆自身,更需要车载系统与路上的各种智能设备连接形成车联网,才能让车辆确实掌握整体交通信息,达到安全、便利的目标。


至于网通方面,在5G商转后,云端与网络的整合速度将会加快,各种智能化应用也会逐渐浮现。未来制造、医疗、交通等相关设备都将具备联网功能,存储也将扮演重要角色。针对上述应用,威刚都可通过技术与经验的支持,协助业者建构合适架构。


30.jpg


31.png


前提布局


除此之外,威刚也看好信创、能源与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潜力,并正积极展开布局。对于这三者,王皓正认为中国内地信创市场的量能需求相当明确,那就是数据安全和CPU国产化。在“新基建”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内地信创项目正在大面积铺开,威刚已和国产CPU大厂积极合作,未来成长仍将会加速。能源则是全球政府与产业近年来的重点政策,目前2050「净零碳排」已成为各界共识,再加上各大企业致力强化ESG,因此「能源智慧化」已是大势所趋。另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需求便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乃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智慧城市对其依赖更深。现在世界各国都已规划出各自的基础建设政策,未来商机将十分惊人。


32.png


稳定供货


威刚耕耘存储领域多年,除了强大的技术与设计服务能力外,与原厂的深厚关系也是竞争优势之一。王皓正强调,在长期合作下,原厂可提供威刚最新的技术支持与长期的稳定货源,这对高度要求稳定性的工控客户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缺货缺料日益严重的今天,更是客户的一大福音。


33.jpg


2022年,威刚工控将继续善用「先进技术、定制服务、稳定供货」三大优势,提供客户最佳的存储解决方案,从而掌握新时代的智慧化商机。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