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测温:当前市面上主要的6大智能测温解决方案盘点!

发布时间:2022-01-18 阅读量:230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xiating

临近年关,疫情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攻。从西安到深圳,郑州和天津,最近突发的间歇性小规模疫情让原本对疫情防控逐渐放松警惕的人们又开始紧张起来。在后疫情时代下,疫情防控常态化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家中常备口罩和测温设备成了许多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对进车站、商场和医院等公共场所前先被电子测温设备“安检”一遍也习以为常。


“来,测一下体温”也成了日常听到最多的话语,无论进出小区、超市、地铁还是公司,都需测一测。测体温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应用场景不同,精度、响应时间等均有差异。今天,我们细致盘点一下当前市面上主要的六种形态的智能测温解决方案。


1、额温枪/点温枪


60.jpg


额温枪/点温枪一般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知测温“点”的红外线,得出温度数据。使用方式十分简单,只需将额温枪放于距鼻梁之上5-6cm处测量出体温,适用于家庭用户、宾馆、图书馆、大型企事业单位、医院等综合性场所。


测温精度:±0.3℃

测温范围:30-45℃

适用距离:1-3厘米

效率:12人/分钟

功能亮点:不建议做医用,但可用于人少场合的流感快速非接触排查。


应用案例


案例一:多功能红外线近距离额温枪方案程序开发


53.jpg


案例二:高精度医用级手持红外线测温器_合泰HT67额温枪


54.jpg


2、红外手持测温仪


61.jpg


红外手持测温仪是通过体测人体表面的热辐射进行测温,基于人体测温大数据,通过测温算法映射为人体内部温度。可手持或利用三脚架、立杆架架起固定,适用于机场、车站、高速出口、车厢、机舱、医院等灵活巡检。


测温精度:±0.5℃(无黑体);±0.3℃(黑体)

测温范围:30-45℃

适用距离:0.15-2米,推荐1米

效率:50-60人/分钟

功能亮点:经济实用,灵活巡检,针对突发事件可在固定出入口快速投入使用。


应用案例


案例一:C8051F9XX超低功耗MCU医疗(红外测温仪)解决方案


55.jpg


3、测温通行方案


62.jpg


测温通行方案是在原有人员通道设备前安装立式测温设备或外接测温模块,通过IO信号控制通道开门。一般是触摸屏或面板显示,可与闸机、门禁、电梯配合,实现强管控、自主测温通行;适用于工厂、学校、企业的通道、闸机、单元门、房间门等固定场景。


测温精度:±0.5℃(无黑体)

测温范围:30-45℃

适用距离:0.15-3米

功能亮点:通行人员信息可与温度体征信息精准匹配。


应用案例


案例一:人脸测温门禁通道一体机


56.jpg


案例二:视美泰SV-1081X立式测温人脸识别通行管理模组


57.jpg


4、体温筛查系统


63.png


体温筛查系统集人脸识别与红外温度测量为一体,一般是人体测温半球/筒机、热成像摄像机等测温设备配合三脚架简易安装在安检入口临时布控,适用于高铁站、地铁站、学校、企业、园区、写字楼、商场等安检入口。


测温精度:±0.5℃(无黑体);±0.3℃(黑体)

测温范围:30-45℃

适用距离:3-10米以内

效率:200人/分钟

功能亮点:使用AI排除口罩、帽子等干扰因素,精准定位多个人脸,以及适合测温的人脸温度;针对突发事件可在固定出入口快速布控,事后可快速拆除。


应用案例


案例一: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报警系统方案


59.png


5、AR测温眼镜


64.jpg


AR测温眼镜是通过便携式USB热成像模组,根据需要灵活设置阙值,整合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功能。通过佩戴AR眼镜便可在视野中查看人群身体温度,适用于社区、车站、园区等。


测温精度:±0.5℃

测温范围:-10-120℃

适用距离:3米以内

功能亮点:视野实时查看身体温度,解放了疏导人员的双手,适合大量排查。


6、测温机器人/无人机


65.jpg


测温机器人/无人机一般搭载了多个高清摄像头,能通过移动5G网络实现全景巡逻、固定点位置值守,红外热成像等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后台;通过游动检查,随时监控5米内的体温异常,适用于机场、园区等。


测温精度:±0.5℃

测温范围:30-45℃

适用距离:5米以内

效率:50-100人/分钟

功能亮点:可全景无死角巡逻。


应用案例


案例一:疾控测温智能机器人_测温迎宾机器人-漫迪


58.jpg

相关资讯
拆解家电智能变频核心:兆易创新GD32E235方案全场景应用图谱

国内家电行业智能化与能效升级浪潮汹涌,新国标能效要求日趋严苛,全屋智能互联需求井喷。在此背景下,传统家电功能单一的管控模式遭遇瓶颈,亟需向全场景智慧协同破局。MCU(微控制器)作为变频驱动系统的大脑,正凭借算力的跃升与算法的精进,成为攻克家电能效优化、精准调控与场景智联三大技术难关的核心引擎,引领产业迈入高阶竞争赛道。

小型化+低功耗!国产MCU如何平衡血糖仪性能与成本?

下面快包平台将推荐使用集成了数字和模拟功能,并且合理平衡了成本的微控制器,以实现小型、低功耗和高性能的血糖仪设备。

瑞芯微、英伟达高性能边缘计算盒子方案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案例

快包电子平台与瑞芯微构建方案商生态,推动边缘计算应用向工业表面检测领域渗透,已经有多款基于英伟达、瑞芯微RK3399,3566/3568和最新3588强算力的边缘计算主板和一体工业计算机进入智慧工厂项目。

国安部发文:部分境外芯片存在“后门风险”!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紧急警示,指出部分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及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技术后门”,使厂商能够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热敏/激光/3D打印全覆盖!国产主控方案横扫多场景

消费级打印机大多会使用MPU负责逻辑运算,MCU负责执行,可实现更高的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针对3D打印机市场,君正和先楫分别推出低成本、低功耗且稳定可靠的主控芯片,将给开发者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