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雷达的频段和带宽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12-28 阅读量:1088 来源: 与非网 发布人: 胖哥

向77GHz过渡

 

尽管“日落条款(Sunset Clause)”导致了24GHz UWB(21.65-26.65GHz)SRR逐渐退出,但该立法直到最近才实施。

 图1.jpg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于2022年1月1日强制要求在新款轻型车辆中停止使用24GHz UWB。一些现有车型(2021年或更早推出)已搭载了24GHz UWB SRR,因此实际上距离需求完全停止还需几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已将日落条款从2013年6月延长至2018年1月1日,尽管欧洲和日本对24GHz UWB SRR的需求已过渡到24GHz NB;中国工信部前不久印发了《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规划76-79GHz频段用于汽车雷达,从规定施行之日起,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再受理和审批24.25-26.65GHz频段车载雷达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申请。

 

除了一些小众应用或当前供应合同的延续之外,Tier1们已经没有收到更多的24GHz UWB SRR的RFQ了。

 

虽然24GHz UWB SRR已被淘汰,但使用通用雷达平台,77GHz UWB(76-77.5GHz)的更高带宽和更高的精度会向77GHz UWB SRR过渡,而不是24GHz NB SRR。

 

77GHz UWB将成为后向雷达应用(以及现有的前向雷达)的实际频段。通过使用77GHz UWB频段,这种后置SRR的精度几乎是24GHz NB的20倍,分辨率提高到5cm截面以内。另外,集成芯片组的逐渐普及也有助于过渡到77GHz。

 

只有Aptiv的77GHz SRR使用分立芯片,而其他公司已经采用了集成的MMIC。Infineon RASIC AFE和收发IC支持2GHz带宽。NXP Dolphin TEF810x RF-CMOS MMIC集成了3个发射通道和4个接收通道收发器、ADC(模数转换器)和低噪VCO,支持2GHz带宽和4GHz啁啾拼接。其他芯片组包括ST Microelectronics STRADA770M 和TI AWR1642。

 

通过在一片芯片上组合两个VCO并进行开关,使 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用于FM、频率调制)和PA(Power Amplifiers)在更长的范围内工作,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尽管使用CMOS技术有所帮助,但这一直具有挑战性。

 

79GHz的全球标准尚未定79GHz UWB(77-81GHz)何时进入市场尚不确定,因为没有一个全球标准可供使用。尽管许多成熟市场根据车厂们的需求(美国FCC、欧盟ETRI、日本ARIB(无线电工业和商业协会)、中国工信部)已批准了79GHz。

 

未来五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标准。但与此同时,由于77GHz的技术成熟度、全球标准的接受度、性能和成本等,车厂将坚持使用77GHz而非79GHz。

 

79GHz SRR可以从其4GHz带宽(与24GHz NB的400-800MHz相比)提供更高的距离分辨率。Fujitsu-Ten在2015年的研究表明,79GHz UWB可以检测到打开的车门和行人,77GHz UWB却不能。还可以添加AI处理来提高性能。信号处理和波形使77GHz更适用于停车辅助应用,77GHz UWB中的1.5GHz有足够的带宽(并且比现有的24GHz NB解决方案有所改进)。此外,79GHz SRR受距离短的限制,其距离分辨率小于10厘米,可在其他后向应用中提供功能,例如BSD和RCTA。

 

除了通过更高的带宽提高距离分辨率外,还可以扩大检测FoV,从而减少传感器数量。它的尺寸也可以更小,因此成本更低。然而,需要多少带宽(超过1GHz)才能达到合适的性价比,这取决于Tier 1的决定。

 

60GHz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60GHz的舱内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多认可,并得到了美国FCC和日本ARIB的批准,但在这一领域77GHz的概念并不多。

 

到目前为止,60GHz SRR没有标准,因为它本质上是近法拉第笼(near-Faraday cage)辐射器,可能对舱内的其他通信系统造成潜在干扰。

 

下一个考虑用于汽车的频段是120-140GHz。

 

2018年6月,IMEC测试了WiSens SoC,该SoC用于140GHz的舱内SRR。IMEC使用专有的2通道天线、PLL(Phased Lock Loop)FMCW和SISO(Single Input-Single Out)扫描和现成的ADC,以及FPGA。WiSens采用了28nm CMOS工艺。随着MIMO的发展,这种雷达可以达到的空间分辨率会增加到1.5cm。IMEC已与松下合作,概念传感器的功耗只有1W。与60GHz相比,更高的频段位于ISM频段,可提高分辨率并减少干扰影响。


相关资讯
性能倍增在望:三星、SK海力士、美光联手推进DDR6平台验证

全球头部存储器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美光科技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均已完成DDR6内存标准的首个工程原型开发。这标志着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式迈入实质性验证阶段。目前,三巨头正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核心处理器设计厂商展开深度协作,加速推进DDR6内存平台的整体适配与验证流程,为后续产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全球最大容量SSD诞生!铠侠发布245.76TB存储怪兽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日本6nm芯片量产延迟!台积电熊本二厂工期延长一年半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大尺寸LCD面板2025年预计增2.4%,中国厂商份额近七成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LG Display Q2亏损1160亿韩元,OLED业务逆势增长56%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