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和智能化共振 车载PCB需求全方位成长

发布时间:2021-12-2 阅读量:98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汽车电子占比提升,PCB需求全方位成长。汽车电子可以分为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装置。其中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动力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系统,车用PCB中动力控制系统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新能源车;其次是车身电子系统,包括汽车照明、电子仪表、自动空调、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等,其中LED照明对PCB需求较高;第三是安全控制系统要包括ADAS等。车载电子装置主要用于提升汽车舒适和便利性,分为信息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等。


在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长期趋势的发展路径下,汽车电子占整车比重持续上升,进而带动汽车PCB板的需求增长。如特斯拉Model3,其PCB总价值量超过2500元,是普通燃油车的6.25倍。


电动化:三电系统带来车载PCB新增量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差别主要在动力系统,燃油车的油箱被电池包取代,“发动机+变速箱”被“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取代,相应也增加了电子电气控制模块,如逆变器、DC-DC、车载充电机、电源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等,直接催生大量的汽车PCB板需求,其中主要的增量来自于电控单元的三大动力控制系统(BMS、VCU和MCU)。


整车控制器(VCU):由控制电路和算法软件组成,是动力系统的控制中枢,作用包括监测车辆状态、实施整车动力控制决策,其控制电路需要用到PCB,以普通板为主,用量在0.03平米左右。


电池管理系统(BMS):BMS是电池单元中的核心组件,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和SOC等参数的采集和计算,进而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和管理。BMS由于架构复杂,需要用到大量的PCB,多采用稳定性更好的多层板,单体价值更高。


电机控制单元(MCU):由控制电路和算法软件组成,作用是根据VCU发出的决策指令控制电机运行,使其按照VCU的指令输出所需要的交流电。MCU中控制电路PCB用量在0.15平米左右。


智能化: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催生新兴PCB需求


多传感器融合势在必行,助推车载PCB用量。汽车智能化高度依懒于高灵敏传感器的应用,包括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三者在暗光环境、恶劣天气、探测距离、识别能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共同组成自动驾驶的感知层。随着ADAS加速渗透、自动驾驶逐渐落地,单类传感器用量将大幅提升,且多传感器融合大势所趋,感知层硬件配置方案将从目前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向“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进阶。据估算,特斯拉Model3ADAS传感器PCB价值量在536-1,364元之间,占整车PCB价值总量的21%~55%,由此可以看出自动驾驶感知硬件配置对汽车PCB需求量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车载PCB需求结构升级,产品附加值迎来提升


车载PCB需求结构升级,进一步推升单车价值量。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促进下,PCB持续向高密度、高集成、高速高频、高散热、轻薄化等方向发展,多层板、刚挠结合板、HDI板、FPC板等产品的需求量将日益上升。电动化趋势使得车内电子器件和布线趋于复杂,对车载PCB的集成度、高密度化、多层化和轻量化等指标提出更高需求。例如其需要经受100万小时寿命时间内,几百安的电流,以及高至800V的电压。此外,传感器用量和种类的增加对数据传输量及传输速度要求更高,将进一步拓宽高频高速PCB板在汽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车用PCB量价齐升。


FPC用量增加,动力电池FPC广获应用。由于可弯曲、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性,FPC的应用逐渐扩展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上,如OLED车灯、变速箱、传感器、车载显示屏,电池管理系统和多媒体系统等具有高信号传输量和高信赖度要求的设备中,且随着电动化的深入,FPC逐渐代替动力电池中的传统铜线采集线。


采集线是新能源汽车BMS系统所需配备的重要部件,连接数据采集传输并自带过流保护功能。此前动力电池采集线采用传统铜线线束方案,当动力电池包电流信号量大时,需要多根线束配合,挤占电池包空间,而FPC排线则可实现布局规整、结构紧凑的效果,在轻量化、工艺灵活性、自动化生产、安全性等方面更优越。据高工锂电调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早在18年便已在pack环节批量化应用FPC,在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下,FPC替代传统线束的进程明显提速,已在特斯拉、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企业广泛铺开应用。


毫米波雷达PCB材料特性要求高。毫米波雷达指的是工作在30-300GHz频域(波长为1-10mm)的雷达。由于其波长特性,可以轻易的穿透灰尘及雨滴,保证在恶劣情况下也能有较强工作性能;同时毫米波也不受物体表面形状、颜色及大气流的影响,探测的稳定性较高。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为一般为24GHz和77GHz,77GHz、79GHz毫米波雷达主要负责远距离探测,可以实现70-200米的感知距离,而24GHz为中短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10-70米的感知距离。毫米波雷达所采用的高频PCB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雷达传感器天线的性能,需要具有稳定介电常数和超低损耗的PCB材料,选择更光滑的铜箔可进一步降低电路损耗和减小介电常数容差变化。同时,材料需要随时间、温度,湿度等外界工作环境改变下仍具有可靠的电气性能和机械特性。


车用PCB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公开信息显示,传统燃油车单车PCB价值量约400元,新能源汽车带来价值增量在2000元以上,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ADAS系统增加500元左右。结合IDC全球自动驾驶渗透率、EVTank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我们测算得出21年全球汽车PCB市场规模约509亿元,25年将超900亿元,21-25ECAGR16%,增速远超整体PCB市场。


来源:东方证券


相关资讯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