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网视频AI点亮公网盲区 创新改变输电巡检

发布时间:2021-11-29 阅读量:2351 来源: 华为机器视觉 发布人: Cole

滇、藏、川三省交界,横断山脉伸延之处,自古多秘境。这里的输电线路巍峨挺立于山脊之上,隐现于密林之中,虽然早已携手成网,成为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石,但因地形复杂部分区段线路无4G信号,阻断了线路通道实时监测。而目前采用的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难度高,安全风险大,因此探索自然条件恶劣线路的智能运维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微信图片_20211129171553.jpg


一子走准,满盘皆活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森林覆盖率高居70%以上,所辖输电线路近3000千米。今年初,该州金格线220千伏高压线线路曾因单相接地导致山火。幸得群众及时发现报警,火势经供电局联合林草局紧急处置,但当地2至3天才恢复正常供电。


金格线全长只有39千米,但是因为地形复杂,人工巡检双回路88基铁塔,往返一次需要7天时间。


有了引发山火的“前车之鉴”,管辖该段的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以下简称“迪庆供电局”)将今年的工作重点聚焦于防冰、防火、防震任务。于是,他们下决心优先尝试为无4G信号、穿越林区和雪山的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升级,金格线成为了毫无争议的首选“试验田”。



微信图片_20211129171606.jpg


经过缜密的前期考察,迪庆供电局最终选择了华为自组网输电智能巡检解决方案。


项目利用自组网微波+电网自有通信通道相结合,解决了输电线路无通信覆盖的难题,摆脱了对租用公网的通信依赖,同时无需带宽租赁费用。其支持测试标准2千米一跳,可实现连续8跳16千米的长距离通信传输。广覆盖、更经济的同时,系统还具有了专网通信安全可靠、画面防抖、系统易运维等特点。


对此,迪庆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副经理杨旭对这套自组网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做了简单总结。他强调,通过引入微波自组网通信技术、光储一体化低温取电、AI(人工智能)技术、休眠唤醒技术、机器视觉、远程系统设备管理等技术相结合,金格线成功实现了在无4G公网信号输电场景下的远程智能巡维,减少了人工巡线次数、提高了巡维工作效率、降低了传统人工巡维成本。


微信图片_20211129171616.jpg


这套端到端电力巡检解决方案,融合了华为四无生态摄像机、边缘存储产品及算法应用,成功将端、边、应用融为一体。其中,端侧为生态摄像机,内置GPU、加载AI算法,通过自组网接入边缘视频管理平台进行存储管理,再向上传递给电网现场作业平台。从而实现线路无信号区的广覆盖、实时视频回传及全栈智能(主站侧AI分析+摄像头端侧AI分析)的远程输电巡检解决方案。


前端AI,使巡检工作发生了从“人找事”到“事找人”的变化。


通过设置预置位快速进行巡检,设置巡航可以自动在固定时间间隔对多个预置位进行定时扫描记录。从传统“人工定期巡检”到“远程可视巡检”,只需针对出问题的线路进行巡检即可。而且,可有效减少由于外力破坏导致的非计划停电,切实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电压质量、网架水平与转供电能力、综合停电与运维抢修水平。


万家灯火,南网情深。2013年5.9级地震后,迪庆供电局职工曾率先冲进灾区抢修线路。因为他们深知,在极端灾害后,对于遭受重创的灾区人民,电力的快速恢复可以安抚心灵,为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和内心的平静。


今天,有了“智能千里眼”的助力,他们可以更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风险,不用再担心山火、堰塞湖的定位等问题,可以更智能保障线路安全,更高效提升故障处理实时性。而巡维班的无名英雄们减少了山高路陡的攀爬、风餐露宿的艰辛,避免了被旱蚂蟥、毒蛇、野兽突袭的风险,还可以通过远程“通道可视”,更及时完成“通道清障”。


秉承“勇于变革,乐于奉献”的南网精神,未来迪庆供电局会持续加强这套系统的运用,实现与迪庆州林草局的山火监测信息共享,守护森林,保护生态,为森林草原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风险防控作出更大的贡献。


业界领先四无生态摄像机


四无生态型摄像机,采用的是领先的“四无生态”机器视觉技术。所谓“四无”即无电、无网、无对调和无现场运维。


此前有媒体报道,该摄像机已被安装部署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作为全球部署位置最高的摄像机,四无生态型摄像机成功经受住了极端环境的考验。


无网:利用无线自组网技术,提供长达32千米范围单链路80Mbps(兆位/秒)的高带宽传输通道,支持高清视频和传感数据快速传输且无资费。


无电:利用太阳能和低温超级锂电池储能系统,提高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和延长工作时间。


无对调:通过在摄像机内部集成无线传输模块,取代了以往网桥+摄像机的拼凑方案,内置电机实现360°信号自动对准,从而实现天线的最强通信,大大提升工程效率。


无现场运维:通过远程管理软件实现设备状态远程可视,充放电状态和电量的远程智能管理,黑匣子功能实现部件级的故障精准定位,从而实现极简运维。


据测算,“四无生态”机器视觉技术全面推广以后,可将视频巡检覆盖密度由60%提升到100%,进一步减少人工巡检次数,单次例行巡检周期也可由20天减少为2小时。


携手而行,守护幸福


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要得到推广,前提条件不只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是否最高,从社会效益上看,必须选择那些在行业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术。


在金格线的成功经验,为自组网输电智能巡检方案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该技术还将在云南红河、昆明进行试点建设。


这份成绩单背后,不仅有领先技术的基石,更不可或缺的是迪庆供电局的大力支持,以及华为合作伙伴广州华盈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勘站、解决产品设备的匹配度、在限定时间内攻克最远铁塔视频回传阻碍等等,都饱含着他们的艰辛付出。


他们不仅仅是当地向导,还是风餐露宿、在野外生死与共的兄弟;不仅是敢于为保证工作票截止日期,而设立军令状、有责任有担当的铁汉,更是懂行业、懂技术、具有工匠精神的执着者。


微信图片_20211129171625.jpg


正是得益于拥有这群充满蓬勃生机、秉持敬业美德的客户与生态伙伴,2020年以来华为智能巡检方案已获南网多地应用,截止目前,已经实现15个局点的应用。


自古“云贵川是一家”,这三个省地理地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都非常相似,而且方言也相通。相信,该解决方案还会获得更广的天地,施展才华。


守护森林、守护绿色,是对慷慨馈赠的大自然最好的敬意。


相关资讯
VS Cisco/NVIDIA:GIGALIGHT 400G SR4方案性能全面领先

在AI算力爆发与云计算需求激增的2025年,数据中心面临高带宽、低时延、低成本的三重挑战。GIGALIGHT推出的400G QSFP-DD SR4至4×100G单波互连方案,以“单波长100G PAM4”技术为核心,突破传统并行架构的瓶颈,实现单端口带宽利用率提升300%、功耗降低20%,并减少75%的光电转换单元,为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兼具弹性与经济效益的短距连接新范式。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传统400G部署中光纤资源浪费、端口密度不足、TCO过高等痛点,更在NVIDIA GPU集群、云原生Spine-Leaf架构等场景中验证了其技术领先性。

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在AI数据中心高速迭代的浪潮中,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以全栈测试能力重构AI基础设施验证范式,通过算法仿真、高速网络验证与光互连测试三大核心模块,直击AI集群设计效率低、网络验证复杂度高、光模块测试精度不足等痛点。相较于传统方案,KAI系列通过全生命周期协同验证,帮助客户缩短30%以上的开发周期,并在Meta、阿里云等头部企业的实际部署中实现性能跃升。以下为重新生成的5个标题,结合技术价值与传播吸引力,精准覆盖用户需求场景。

广和通5G AI MiFi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竞品分析

在全球5G与AI技术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广和通推出5G AI MiFi解决方案,通过“通信+智能”双引擎重构移动热点设备的行业标准。该方案基于4nm制程高通QCM4490平台,集成Wi-Fi 7多频并发、本地化AI语音交互(支持20种语言互译)及低功耗设计,在2.33Gbps下行速率与95%翻译准确率的加持下,彻底解决传统MiFi设备在跨国场景中的连接延迟、交互单一及云端依赖等痛点。相比Netgear、华为等竞品,其独特的“端侧AI+边缘计算”架构在能效比(0.46Gbps/W)与多场景适配性(工业巡检、国际商务)上展现显著优势,成为推动万物智联时代高效落地的标杆方案。

【海思Hi2115方案】NB-IoT R14+北斗双模定位,0.8uA超低功耗破解电动车防盗难题

一般定位追踪可使用GNSS技术,引入NB-loT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利用云平台实现管理

高性能智能网关方案:实现250+PLC设备数据无缝上云

工业智能化发展使大量工业设备需要接入网络以实现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设备控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