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6 阅读量:1050 来源: Gartner 发布人: lina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能手机市场受到供应中断的不利影响
根据Gartner的统计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售给终端用户的智能手机数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8%。组件短缺打乱了生产计划,导致库存减少和产品供应延迟,最终影响售给终端用户的数量。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Anshul Gupta表示:“尽管消费者需求强劲,但智能手机销售量因产品发布延迟、交货时间延长和渠道库存不足而有所下降。种种供应限制对基本型和实用型智能手机生产计划的影响远大于高级智能手机。”
目前无线射频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组件的短缺延缓了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速度,这扰乱了供需平衡并限制了终端用户在销售点的选择。尽管本季度智能手机的整体销售量有所下降,但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量仍在继续增长。
在2021年第三季度售给终端用户的智能手机数量方面,苹果重新回到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第二,小米重新回到第三(见表一)。尽管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9%,但三星仍在智能手机销售量上保持整体领先地位。虽然市场整体下滑,但三星的高端智能手机实现了增长,而带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改进后的折叠式智能手机产生了强劲的需求。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Vivo和OPPO的市场份额分别同比增长1%、2.4%和1.7%。
表一、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售给终端用户的智能手机数量(千部)
由于已进行了四舍五入,因此各项数据相加后可能与总数不等。
来源:Gartner(2021年11月)
由于苹果iPhone进行了强大的功能升级并且5G用户群尚未被充分渗透,市场对苹果iPhone的需求继续保持强劲。推动iPhone升级的主要功能包括经过升级的仿生学A15传感器、更长的电池寿命和能够提升摄影功能的相机传感器优化。为了推动2021年剩余时间的5G iPhone需求,苹果将继续改进其在线渠道并落实以旧换新计划。
凭借以在线渠道为主导的强大欧洲和中东市场扩张战略以及对这些地区电信运营商(CSP)的投资,小米在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有所提高。
Vivo在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了20.9%的同比增长,位居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之首。公司在该季度推出了13款全新智能手机,希望在进入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时获得优势。同时,公司还在其战略版图中增加了新的线下零售商和体验店。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于7月22日(周二)宣布,将在其位于德国南部的工厂实施裁员计划,涉及约1100个岗位,占该工厂员工总数的10%。此次调整主要影响装配线与后勤职能部门员工,被视为公司应对欧洲转向系统市场结构性挑战的关键举措。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01070.HK)发布盈喜公告,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9.5亿至1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45%-65%。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实现逆势突围,经营韧性凸显业绩成长动能。
微软公司于近日结束2024财年后,对全球销售团队启动专项薪酬补偿计划。根据内部文件显示,在本财年因"系统性挑战或不可控财务因素"导致业绩未达标的销售人员,将获得基于更高配额完成比例的额外奖金。此举被视为稳定核心团队的重要措施。
OpenAI与甲骨文(Oracle)近日宣布扩大战略合作,计划在美国新增总容量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集群,以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与部署。此次扩容将使双方联合运营的算力基础设施总量突破5吉瓦,预计部署超过200万颗专用AI芯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计算平台之一。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TI)于7月22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尽管第二季度营收达44.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但公司对第三季度的保守预测引发投资者担忧。财报显示,德州仪器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区间为1.36-1.60美元(中值1.4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52美元),营收指引44.5亿至48亿美元(中间值亦低于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大幅下挫11.4%,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