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额曲线和最大电流(下)

发布时间:2021-11-25 阅读量:2277 来源: Harwin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在我们关于电子元件内电流和工作温度之间的联系的第二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计算用于减额曲线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实际考虑。


如果你错过了上篇,你可能想先看看那篇文章,因为它涵盖了降额曲线的定义、获取数据的测试方法以及两张图中的第一张——温升v电流。


您可能还想阅读我们之前发布的温度范围的秘密,以确保您理解我们所说的工作温度。


图2–降额曲线


要生成第二张图,我们需要对温度进行一些数学计算。取最高工作温度并减去温升读数。这将为您提供每个电流级别的最高环境温度。例如,请参见以下示例数据:


1637834245573407.png


将最高环境温度放在Y轴上,将电流放在X轴上。下面是Kona的例子:


1637834232415281.png


在80A时,4触点Kona超过了150°C的最高工作温度,这就是为什么您看到该图下降到负温度读数的原因。


此图现在显示了任何尺寸接头的温度和电流的安全工作范围。每个曲线下的温度和电流的任何组合都可能是可接受的。例如,如果您的设备内部温度高达90°C,理论上,您可以使用Kona 4触点,每个触点的电流高达52A。在实践中,要考虑增加损坏的安全余量,稍后将带您了解更多。


最大额定电流


完成所有测试后,确定额定电流的标准值。现在,确定连接器或触点最大电流值的公认方法存在差异。


有些将根据30°C温升或45°C温升计算。考虑到预期的最终应用,可以通过查看图表并确定合理的值来确定其他值。Kona属于这一类——每个触点的最大电流为60A,确实会产生健康的温升。但这仍然表明最大环境温度远低于150°C的最大工作温度,远高于-20°C至+50°C的典型环境温度。


在现实世界中


请记住,这些图表是在实验室中,在理想条件下,在稳定的电源等情况下建立的。在实际情况下,最好添加安全余量,以允许额外变化和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


如果有许多变量可能影响最终应用程序的性能,则应认真考虑执行您自己的测试。考虑建立更能代表最终使用方法的原型,或者实验室中的气候测试。


或者,您的设备可能具有额外的冷却功能–散热器、风扇或其他方法–可以从触点中散热,并允许您达到更高的电流值。当您使用这些技术时,建议您再次进行测试。


14.jpg

连接器测量和测试的实验室条件


连续v脉冲电流


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降额曲线和额定电流将如何预测连接器是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较高的电流。简单的回答是他们没有。


请记住,测试是通过让持续稳定的电流通过连接器,并让其随时间加热金属来完成的。这并没有给出它将如何处理5秒或毫秒的更高电流的任何指示。


与任何产品的所有规格一样,在制造商信息之外建立性能标准的唯一方法是自己进行测试,很抱歉!您可以选择在一个小PCB或模块中,或者在整个应用程序中,作为一个隔离部件进行测试。根据所涉及的应用程序和布局,每种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总结:


建立降额曲线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尽管它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和良好的设备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如果您的应用程序处于产品温度范围的上三分之一,或接近当前极限,则可能值得投资于您自己的测试,该测试更针对特定的应用程序,即使制造商提供实验室降额曲线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降额曲线和最大电流(上)

低成本MCU助力电池组系统实现强大功能

可将门级驱动电路和6个功率MOSFET合二为一的解决方案

大功率二极管晶闸管知识连载——保护

这能解决电动车冬季续航问题吗?动力电池快速温升的新方法

相关资讯
破局图像传感器选型难题:成像性能、系统兼容与工具支持的协同​

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图像传感器的选型是设计与开发各类设备(涵盖专业与家庭安防系统、机器人、条码扫描仪、工厂自动化、设备检测、汽车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选择最适配的图像传感器需要对众多标准进行复杂的综合评估,每个标准都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从光学格式(Optical Format)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到色彩滤波阵列(CFA)、像素类型、功耗及特性集成,这些考量因素多样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破解时钟难题:5大场景下压控晶振选型黄金法则(附参数对照表)

压控晶振(VCXO)作为频率调控的核心器件,已从基础时钟源升级为智能系统的"频率舵手"。通过变容二极管与石英晶体的精密耦合,实现电压-频率的线性转换,其相位噪声控制突破-160dBc/Hz@1kHz,抖动进入亚纳秒时代(0.15ps)。在5G-A/6G预研、224G光通信及自动驾驶多传感器同步场景中,VCXO正经历微型化(2016封装)、多协议兼容(LVDS/HCSL/CML集成)及温漂补偿算法的三重技术迭代。

核心差异剖析:晶振 vs. 实时时钟芯片(RTC) - 脉冲源与时间管理者的角色划分

在电子设备的精密计时体系中,晶体振荡器与实时时钟芯片如同时间系统的"心脏"与"大脑":晶振通过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基础频率脉冲,为系统注入精准的"生命节拍";而实时时钟芯片则承担时序调度中枢的角色,将原始频率转化为可追踪的年月日时分秒,并实现闹钟、断电计时等高级功能。二者协同构建现代电子设备的"时间维度"。

无人机的“眼”与“脑”:解密自主导航与感知核心技术

无人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飞行器,而是集成了尖端感知与决策能力的空中智能载体。其核心系统——特别是自主导航与感知技术——是实现其在测绘、巡检、农业、物流、安防等多个领域高效、精准作业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无人机如何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看见”、“思考”并“规划”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飞行能力。

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工作原理深度解析:电压如何精确调谐频率

压控晶体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VCXO)是一种关键的高精度频率源,其核心特性在于能够通过施加外部控制电压来精细调节其输出频率。其频率控制过程依赖于精密的电路设计和晶体的独特物理特性,主要涉及以下核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