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咖测试笔记系列】之九: 新型SMU克服低电流容性设置的棘手测试挑战

发布时间:2021-11-23 阅读量:109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在测试设置中使用长电缆或容性卡盘时,测试仪器输出的电容会提高,导致测量不准确或不稳定,尤其是非常灵敏的弱电测量,因为它同时还要提供或扫描DC电压。为解决这些挑战,泰克科技旗下公司吉时利为Keithley 4200A-SCS推出了两种新的源测量单元(SMU)模块,即使在高测试连接电容的应用中,仍能进行稳定的弱电测量。


由于设计人员不断降低电流电平以节约能源,这个测量挑战正不断增长,大型LCD面板测试正是这种情况,这些面板最终将用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可能存在高电容测试连接问题的其他应用包括:卡盘上的纳米FET I-V测量,采用长电缆的MOSFET的传递特点,通过开关矩阵的FET测试,电容器泄漏测量。


支持的电容提高了1000倍


与其他灵敏的SMU相比,新推出的Keithley 4201-SMU中等功率SMU和4211-SMU高功率SMU(选配4200-PA前置放大器)大幅度提高了最大负载电容指标。在支持的最低电流范围上,4201-SMU和4211-SMU可以供电和测量的系统电容要比当今系统高1,000倍。例如,如果电流电平在1~100pA之间,那么吉时利模块可以处理最高1μF(微法拉)的负载。相比之下,最大负载电容竞品在这种电流电平下,在测量准确度劣化前只能容忍1,000pF。


这两种新模块为面临这些问题的客户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节省了原来的调试时间,节约了重新配置测试设置以消除额外电容的费用。在测试工程师或科研人员注意到测量错误时,他们首先必须找到错误来源。这本身就要花费数小时的工作,他们通常必须考察许多可能的来源,然后才能缩小范围。一旦发现测量错误源自系统电容,那么他们必须调节测试参数、电缆长度,甚至重新安排测试设置。这离理想状态相去甚远。


那么最新SMU模块在实践中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看一下平板显示器和纳米FET研究中的几个关键应用。


实例1:平板显示器上的OLED像素驱动器电路


OLED像素驱动器电路印刷在平板显示器上OLED器件旁边。为测量其DC特点,通常会通过开关矩阵把它连接到SMU上,然后再使用12-16米长的三同轴电缆连接到LCD探测站上。由于连接需要非常长的电缆,所以弱电测量不稳定很常见。在使用传统SMU连接DUT(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时,这种不稳定性在OLED驱动器电路的两条I-V曲线,也就是饱和曲线(橙色曲线)和线性曲线(蓝色曲线)中立显。


32.png

使用传统SMU测量的OLED的饱和和线性I-V曲线。


但是,在使用4211-SMU在DUT的漏极端子上重复这些I-V测量时,I-V曲线是稳定的,如下图所示,问题解决了。


33.png

使用吉时利最新4211-SMUs测得的OLED的饱和和线性I-V曲线。


实例2:拥有公共栅极和卡盘电容的纳米FET


纳米FETs和2D FETs测试需要使用一个器件端子,通过探测站卡盘接触SMU。卡盘的电容可能高达几毫微法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必需在卡盘顶部使用传导连接盘来接触栅极。同轴电缆增加了额外的电容。为评估最新SMU模块,我们把两个传统SMU连接到2D FET的栅极和漏极,得到有噪声的Id-Vg磁滞曲线,如下图所示。


34.png

使用传统SMUs测得的2D FET的有噪声的Id-Vg磁滞曲线。


但是,在我们把两台4211-SMUs连接到同一器件的栅极和漏极时,得到的磁滞曲线是平滑稳定的,如下图所示,解决了研究人员一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5.png

使用两个4211-SMUs测得的平滑稳定的Id-Vg磁滞曲线。


4201-SMU和4211-SMU既可以在订购时预先配置到4200A-SCS中,提供全面的参数分析解决方案;也可以在现有单元中现场升级。升级可以在现场简便完成,无需把仪器送回服务中心,从而节约几周的中断时间。如需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tek.com/keithley-4200a-scs-parameter-analyzer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


相关资讯
150dB动态范围+光子级感知:解码ADAS的"视觉超能力"

当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消失的人口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时(超110万人死亡,2000-5000万人受伤),科技正在成为人类对抗道路死神的最强盾牌。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中,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如同数字化的守护天使,通过车规级传感器与AI算法的精密协作,正悄然改写交通安全的历史剧本。而这一切革命性变革的核心密码,就藏在那些比人类视觉敏锐百倍的"电子之眼"中。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