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与大华股份联合发布新一代NVR产品,助力安防后端市场智能化升级

发布时间:2021-10-29 阅读量:1222 来源: OFweek电子工程网 发布人: Viva

10月28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芯微”)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华股份”)联合发布新一代安防NVR产品 – 大华股份普惠智能网络硬盘录像机(NVR),助力安防后端市场智能化升级。


image.png


大华股份普惠智能NVR核芯采用RK3568芯片,是瑞芯微新一代AIoT平台,具备强大的核心处理能力,搭载全新Arm v8.2-A四核A55架构,GPU为双核心架构的Mali-G52,内置瑞芯微自研第三代独立NPU,算力达1Tops,确保后端设备数据处理的稳定性及高效性。大华股份普惠智能NVR 的AI性能全面升级,应用场景广泛,可满足旧区改造、学校、社区、企业园区等场景的安防布控及周界预警需求。


针对此次合作与新品,瑞芯微高级副总裁陈锋表示,“瑞芯微RK3568具备强大的AI属性,赋能安防智能化转型升级。本次与大华股份联合发布的新一代NVR产品,是“AI+安防”的成熟落地,瑞芯微与合作伙伴将为安防产业持续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全面的、可靠的支持。”


大华股份副总裁刘明表示,“普惠智能网络硬盘录像机是大华股份NVR系列的里程碑产品,基于RK3568的算力赋能,产品在AI算法应用、编解码能力、存储能力等均有出色表现。此次与AIoT芯片龙头企业瑞芯微的合作,将共同为行业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搭载RK3568芯片的大华股份普惠智能NVR,全智全能,具有三大产品优势:


image.png


一、 核心技术加持 超强AI能力


产品集多种智能功能于一体,支持前后智能并行运行,满足更多场景智能化应用。可搭配普通IPC实现智能升级,有效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基于核芯RK3568的1T AI算力,产品可支持同时运行多路高精度周界防护、智能动检、人脸识别、人车分类等算法。


二、 海量接入能力 澎湃解码性能


网络性能强劲,最高支持同时接入32路IPC;网络接入和转发带宽高达256Mbps, 满路数4K超高清摄像机接入;解码性能方面,最大支持10路1080P视频实时同步显示,HDMI和VGA支持异源显示、HDMI最大支持4K高清输出,可有效应对市场超高清、快存储的需求。


三、多项功能优化 更好用户体验


支持AI和普通预览模式、智能事件实时展示,搭配高空抛物相机实现轨迹显示等10余项功能,可让客户便捷实现高效管理。


瑞芯微与大华股份,将基于一众芯片平台展开全面合作,包括RV11系列、RK32系列、RK33系列、RK35系列等,合作终端产品领域涵盖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商显、智能楼宇、智慧办公、智慧物流等,从行业需求及痛点出发,共同探索及拓展多元智能化应用场景,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及市场优势。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