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泰克为工程师特别开设电源纹波测试课堂

发布时间:2021-10-15 阅读量:1311 来源: 泰克科技 发布人: Cole

中国北京2021年10月15日,电源纹波是电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工程师外,普通用户也会关心纹波的大小。通常在实验室中示波器被用来测量电源纹波,但是具体操作流程存在随意性大,可复现性低等问题。泰克针对工程师在电源纹波测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开设推出【电源纹波测试,从入门到精通】,通过八节视频课程,逐渐深入探讨工作中遇到的细节困扰。


emi_emc.jpg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进步,用电设备的电源电压越来越低。例如目前主流微处理器的供电电压已经低至1V左右,用于移动设备的LP-DDR系列存储器,供电电压最高也不超过1.8V。这些非常接近硅阈值电压的用电设备,对电源的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


123124.png


除了电源工程师会关注电源品质外,普通用户在经受低质量电源困扰之后,也会通过不同手段来关注、改善电源的质量。例如在高保真(Hi-Fi)音响爱好者圈子里,就流传着“火电力度大,水电解析力高,雅鲁藏布江的水电效果好”等段子。更不乏为了改善电源质量,花重金购买一根昂贵的电源线材。Hi-Fi爱好者的部分观点和行为虽然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也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电源对用电设备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课程中以一个常见的Raspberry Pi Pico开发板的电源模块为例,介绍电源纹波测量的基本流程。Raspberry Pi Pico是一个小巧实用的MCU板子,供电由一颗来自RICHTEK的RT6150B完成,输出电压是3.3V。RT6150B是一个Buck-Boost转换器,因此输入电压既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3.3V。板子的供电来自USB接口的5V,实现的是降压转换。值得注意的是,RT6150B有一个PowerSaveMode(PSM)。当芯片的7脚(PS)拉低时,PSM启用,芯片工作在PFM模式,效率较高,但是纹波也较高。当PS拉高时,PSM禁用,芯片工作在PWM模式,轻载时效率降低,但是纹波也较低。


实际测量时,我们通过软件控制PS拉低或拉高,从而使供电模式在PFM和PWM之间切换,进而对比二者的差异。测量点位方面,供电输出处有一颗电容C2,我们可以测量C2两端的电压来测量纹波。


3211.png


【从入门到精通,电源纹波测试视频课堂】8节视频课堂将陆续上线,通过泰克科技官网、泰克科技视频号、优酷视频Tektronixchina、我爱方案网微信公众号都可以免费获取视频课程。


视频1:电源纹波测量为什么重要?


视频2:树莓派pico的电源设计怎么样?


视频3:拍一拍MSO6B,怼电源之旅走起


视频4:测量电源纹波的坑,你掉进去过吗?


视频5:学校示波器PK泰克MSO6B


视频6:示波器变身,频谱仪


视频7:用TIAFE看模电供电电路有什么讲究


视频8:六通道输入观测PC机电源开关时序


相关资讯
920nm问世+低红曝优选:IR:6技术精准匹配多元红外应用场景

IR:6红外芯片通过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在面部识别、智能传感器和节能系统等应用中的关键性能(亮度、效率和图像质量)。它在人眼不可见的红外领域展现出卓越表现,特别是在安防领域以更高亮度、更低功耗和更优画质设定了新的距离覆盖和可靠性标准。

工业电动化浪潮:充电器设计的效率与尺寸挑战

工业设备加速迈向电动化,对稳健、高效、适应性强的电池充电器需求激增。无论是手持工具还是重型机械,充电器必须应对严苛环境和全球通用电压输入(120-480 Vac),并优先满足小型化、轻量化及被动散热的设计要求。在这一关键任务中,功率因数校正(PFC)级的拓扑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系统效率、尺寸和成本。本文将剖析现代工业充电设计的核心挑战,重点对比传统升压 PFC 与日益流行的图腾柱 PFC 拓扑方案,并探讨碳化硅(SiC)MOSFET 如何颠覆性地赋能高效率解决方案,为工程师提供清晰的设计指导。

高温应用驱动下的集成电路耐热性挑战

技术的迅猛发展持续推动着商业、工业及汽车等领域对耐高温集成电路(IC)的迫切需求。然而,高温环境会显著劣化集成电路的性能、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形成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本文旨在系统分析高温对IC的物理影响,深入剖析高结温带来的核心挑战,并探讨针对高功率应用的有效设计应对策略。

SiC市场技术演进的关键突破:共源共栅(Cascode)结构解析

安森美(onsemi)推出的碳化硅共源共栅场效应晶体管(Cascode FET),通过创新架构融合SiC JFET与低压硅MOSFET,成功解决了SiC JFET常开特性的应用瓶颈。该设计兼具SiC材料的高效优势与硅器件的易控特性,在硬开关与软开关场景中展现显著性能提升。本文将深入剖析其结构原理及核心优势。

差分晶振和无源晶振有什么区别

在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中,晶振作为提供稳定时钟信号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效率。面对差分晶振与无源晶振(晶体谐振器) 这两类核心时钟源,工程师们往往需要在性能、成本、设计复杂度与抗干扰能力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这两者绝非简单的引脚差异,而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工作原理与设计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