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原创应用笔记——单火线设计系列文章2:闭态取电电路

发布时间:2021-09-30 阅读量:15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雕塑者

单火线智能开关基本电路构成


单火线智能开关与灯具串联接在零火线中,单火取电需要在灯具关态和开态两种工况下从灯具回路中摄取一部分电流用来给智能开关的取电单元、电源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工作。


单火线智能开关由结构、电子两大单元组成。单火线智能开关的电子单元的基本电路构成包含:闭态取电电路、开态取电电路、开关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无线通信SOC电路。

image.png

闭态取电电路


闭态的定义:灯具处于”关闭”的状态,即关灯。


闭态取电:灯具处于关态,通过该电路与灯具串联形成回路。闭态取电电路通过火线和灯线之间的电压差,从灯具回路中摄取一部分电流用来给无线通信SOC电路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源,其电路简化模型如下图。



image.png


闭态取电电路常用电路方案参考


1) 采用低功耗开关电源转换芯片;

例如PI的LNK系列离线式开关电源(LNK3202D:超低待机功耗电源方案&整机电源待机输入电流<65μA&在230 VAC输时电源待机功耗<12 mW)、晶丰明源的超低待机功耗的恒压驱动芯片(BP2535C:隔离应用待机功耗仅1.5mW)

2) RCC电路;

3) 阻容降压电路;


下面以晶丰明源的超低待机功耗的恒压驱动芯片BP2535C来说明闭态取电电路的工作原理,BP2535C应用参考电路如下:



image.png


BP2535C的隔离应用电路基本架构属于反激式(Flyback)转换器,设计要点如下:


输入部分参考典型设计:保险丝、压敏电阻、限流电阻、整流桥等。R1的作用:起到限流、抑制冲击电流的目的,改善开机上电因冲击电流导致灯具”闪亮”一下的问题。


输入电容设计:C1的选取与输入电压范围以及输出带载能力有关。电容越大,带载能力越强,但体积和成本会增加,需要折衷考虑。设计注意点:为了减小漏电流,建议输入电容选择CBB电容。


变压器设计:结合开关电源芯片,选取合适的芯片工作模式,根据变压器价格、尺寸以及系统效率来设计变压器大小,选取合适的感量、磁芯尺寸、峰值电流以及线径等。(详细设计可以参考学习书籍资料《精通开关电源设计》(第2版):第3章 离线式变换器及其磁性元件设计)


开关电源控制IC及外围电路设计:查阅datasheet及demo资料,了解其内部架构,PWM控制模式、反馈环路、供电设计等。BP2523C是一款针对单火线智能开关电源应用设计的超低待机功耗的恒压驱动芯片,隔离应用待机功耗仅1.5mW,能有效消除单火线应用灯泡关断时的微亮或闪烁问题。


输出电压设计:通过光耦反馈输出电压,输出稳压管导通后形成闭环,通过BP2523C的FB引脚实时监测和调节,输出恒定电压Vo。可以根据产品需求,选取合适的输出电压。设计注意点:为了降低待机功耗,通过稳压管电流Iz较低(I<100uA),达不到额定稳压值。(稳压二极管选型:可以参考江苏长电/长晶 MMSZ系列Iz=50uA)。


根据闭态取电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得知灯具回路中一直”存在”电流i。当该电流i过大时,会导致某一些灯具出现”微亮”、”闪烁”(俗称”鬼火”),尤其是在小瓦数LED灯具中现象更为明显,故消除单火线应用灯泡关断时的微亮或闪烁问题是单火取电技术的一个难点。


作者介绍:雕塑者(笔名),一名乐于开源文化的工程师,个人公众号【硬件大熊】。后续原创技术应用笔记还将在我爱方案网上线,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资讯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

知冷知热,更知“芯”:TCXO让时钟信号无惧温度挑战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核心元件,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及周边电路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热膨胀和参数漂移,晶振的频率往往随温度波动而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