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6 阅读量:11521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Viva
近两个月来,包工从多个服务商的回访中了解到,部分雇主存在压低开发项目预算金额的问题,同时表示该情况一直存在,一度认为技术开发过于廉价!
雇主将项目外包给服务商,一方面解决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人力和时间成本,节省开发费用;如果雇主过度压低预算,只会耽误项目开发、量产和落地进度。
对于雇主压低项目预算,包工总结以下几点坏处:
一、预算过低,服务商不愿接项目
有服务商对包工讲到:“接到一些好项目,但是有些雇主开的预算比市场价低的多,这让我们无法接受。”
根据谈判学的理论,如果雇主对外包项目的预算是在8万,服务商的最低心理预期是6万,那6-8万之间的任何价格都是“可成交价格”。这个区间在谈判学上叫"可成交区间"(名字可能不对,意会即可)。简单说,其实就是看发包方的心理最高价和接包方的心理最低价是否有重合。有的话就可能达成成交,如果这个区间很大,就会出现“双方都高兴”,区间很小就会出现“谈的很辛苦”,甚至一方放弃谈判。如果压根就没有重合,则可能造成"谈也白谈,浪费时间"。结果要么是谈判结束,一拍两散,要么是一方“认赔成交,骂骂咧咧”。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雇主遵循市场规则,切勿过度压低预算。
二、项目可能流产
根据包工外包市场的多年经验,过度压价大概率会出现半途而废或项目流产的情况。如,扫地机器人定位算法外包项目,多个服务商和快包项目经理根据需求评估,开发预算需3万元,雇主只愿意出2万元,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双方因预算谈不拢,未进行合作。
雇主发布的项目预算太低,大部分服务商都不感兴趣,一扫而过。当然,也会出现服务商为了拿下项目迎合雇主的低预算要求,以2万元的价格达成合作。最终结果是服务商做几天就失踪了,与雇主市区联系,项目开发半途而废。
据包工了解,该服务商开发项目经验少,没有做好需求评估,开发项目发现时间和收入不成正比,雇主也不愿意多花钱,于是放弃项目。
而雇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成千上万个服务商总会有人接该项目去做,最后不了了之。
三、服务商降低项目服务质量
通过合理报价,雇主和服务商达成合作,雇主可通过管理能够控制接包方在研发期间的质量;相反的,服务商发现开发该项目快要不赚钱或者开始赔钱时,很大可能会提前结束项目研发,导致项目烂尾,基本没有团队愿意接二次项目,对于雇主来说,损失就更大了。
项目外包对于雇主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服务商来说,运用专业技术开发项目能增加收入,这是两全其美之事。项目外包属于技术活,绝对称得上“一分价钱一分货”。
结语
在外包市场上,雇主的预算和服务商商报价往往是有所差异,在双方取得一致结果前,雇主和方案商之间存在一个谈判过程。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的数字区间有重合,才能有成功合作的可能性。
对此,拥有多年的快包平台项目经理讲到:“与其在开发费用上节流,浪费的自己的钱和时间,倒不如多方比较后接受接包方的合理报价,双方合作做个好东西出来,寻求项目成果产生更大的价值,比抠这点儿研发费用更值。”
最后,包工不建议服务商接受过低的开发费用,没有利润空间最终导致接包方赔钱,不是快包平台传递的价值理念;追求利润就必然导致最终完成项目效果不好,无法向雇主交代,这更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还可能造成纠纷,快包平台上所有的项目开始前都会有三方协议保障各方权益,约束各方权责。“
快包平台始终坚持“让服务商赚到钱,让雇主满意”的价值理念。
雇主发布项目,服务商接项目,可通过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包工头微信。
一位汽车改装发烧友希望通过智能化设备提升驾驶交互体验,计划开发一款集实时车辆数据监测、动态LED灯效与蓝牙控制于一体的车载终端设备。项目需求明确但技术整合难度高,客户在我爱方案网发布需求后,平台通过智能匹配机制迅速锁定深圳某物联网方案商,凭借其成熟的汽车电子案例经验,双方在48小时内达成合作。
某智慧水务企业需要开发两款工业级网关设备(STM32-H750/F407双平台),要求实现网络通信、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七大核心功能。其中H750版本需集成GPRS通信和短信模块,F407版本则需精简IO功能。系统需支持远程固件升级、漏水实时报警,并能在-40℃~85℃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最终30天内交付可量产方案。
某隧道工程公司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效率低、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我爱方案网”寻求开发一套隧道掌子面智能照片采集系统,要求系统具备高精度拍摄、多角度采集、环境自适应等功能,具体需求如下:
某高端医疗设备厂商通过我爱方案网,携手广东省方案商成功开发手术机器人专用遥控器及人机交互界面。项目以STM32F446RET7与SPSGRF-915芯片为核心,攻克7天超长续航、4K@60Hz无损信号处理、多协议抗干扰通信等难题,融合FPGA动态帧存储与环境光自适应算法,实现“无线操控-实时显示-智能交互”一体化闭环。方案商凭借模块化开发策略与本地供应链协同,仅用2.5个月完成从设计到量产交付,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了兼具高性能与医疗级可靠性的交互范本,推动高端设备自主化进程。
2025年初,盛航智能医疗设备公司的技术总监李总陷入焦虑。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具有实时心率监测和跌倒预警功能的智能手环,但团队在低功耗蓝牙传输算法和微型传感器集成上遇到瓶颈。传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市场需求迫在眉睫。此时,李总通过行业论坛了解到“我爱快包”——一个专注于电子设计链外包的众包平台,决定尝试通过平台发布需求,寻找外部技术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