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运放和仪表放大器应用科普贴 ——模拟小信号前端处理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18 阅读量:281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世健

前言


围绕如何处理小信号前端这一话题,近期引起了一波讨论热潮。技术型分销商Excelpoint世健的FAEWolfeYu就小信号前端、确定测量范围、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运算放大器结构探秘


部分工程师强调理想运放的增益无穷大,分析运放,首先注意虚断和虚短,忽略了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偏置电流等一些较为重要的概念。


一、运放输入模型


按照运放模型,比较全面的梳理出运放的基本模型:就是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叠加。


67.png


二、虚短概念


理想运放要注意虚断和虚短。运放的同相端输入和反相端输入相等。


68.png


理想运放开环增益无穷大,实际略小,大部分在100dB(100000)倍左右,按这个增益,要让输出变化3V,同相反相输入端只需30uV的压差即可,如果加上纹波、噪声等干扰信号,同相反相端基本上无变化。引入反馈,做闭环,同相反相端的电压差忽略不计。


三、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


在应用中,运放可以输入差模信号,也可以输入共模信号,共模信号大部分来自噪声,最核心的愿景是:共模被抵消,差模被放大。


69.png


四、输入电压范围(Vin或Vcm)


运算放大器输入范围比较复杂,理论上来讲,同相端和反相端模拟输入在电源的正轨到负轨之间都能满足,运放的上下管大致对称,大部分时间,取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Vcm为1/2Vdd。这样,运放主要工作在线性区。


70.png


五、小信号检测方法


运算放大器用来做电流小信号采集时,往往会面临信号该如何采集、是采用高边电流检测还是采用低边电流检测的问题。


71.png


差分放大器介绍


由于传感器信号主要是通过施加电压差做为输出,信号的差值电压很小,而且会产生布局布线引起的EMI和共模干扰、温度漂移等问题。把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当做车厢,只要传感器信号给定在这中间,相对的干扰就会小很多。传感器的信号存在压差,避免运放异常饱和,引入差分放大器。


72.png


基于成本考虑,行业之内,大部分设计还会采用普通运放,基于减法器的模型,搭建一个差动放大器。


73.png


差分放大器的原理就像照镜子,物理学上的说法称作镜像,讲究对称和平衡,只有做到两边一模一样,效果才会最佳。为了这个目的,工程师就需要在模拟前端做阻抗匹配。而由于各点参考源不同,阻抗又有误差,完全阻抗匹配往往非常困难。下图是一个经典的差分运放,通过输出静默电压Uoz,用KCL去求解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阻抗,结果差异很大。


74.png


下面介绍一下确定上图中各电阻的值的方法:


首先,按照镜像原理,偏置电流也按照相同的倍数放大,即可求出4个电阻之间的关系;确定R1则需要查运放的几个限制条件,阻值需满足:大于瞬时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小于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还要注意热噪声影响等等。


仪表放大器介绍


差分放大器能处理大部分模拟前端,但由于系统输入阻抗有限,需要加入复杂的匹配电路。当外围电阻精度和PCB线路阻抗,会产生新的问题。


为了解决差分运放输入阻抗较低等问题,各大厂家做了很多优化,有的就采用如下图的双运放方法来实现仪表放大。


75.png


双运放有两个弱点:不支持单位增益、不同频率的共模抑制比较差。于是众多厂商采用三运放方法。不少大厂推出的仪表放大器,也都是基于三运放原理来实现的。


76.png


Microchip运放解决方案


仪表放大器MCP6N16-100


不同于众多厂商推出的三运放仪表放大器方案,Microchip针对工业客户应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间接电流反馈型仪表放大器,其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77.png


间接电流反馈型仪表放大器前级做跨导放大,实现V-I转换,后级做跨阻放大I-V转换。


78.png


间接电流反馈型仪表放大器和三运放仪表放大器存在一些差别,主要优势:


✔️在宽Vcm范围内具有高CMRR(轨到轨)

✔️工作区域广(Vin和Vout)

✔️适合低电压应用

✔️无“Hex”图

✔️高阻态Vref输入

✔️更好的增益温度系数匹配


应用案例——惠斯通桥


79.png


零漂移放大器MCP6V61


另外,Microchip的零漂移放大器产品,主要针对较低成本应用,主要特点:


高直流精度

-VOS漂移:±15nV/°C

-AOL:125dB

-PSRR:117dB

-CMRR:120dB

-(EMIRR)at1.8GHz:101dB

-低功耗

-静态电流80uA


应用案例——RTD传感器


80.png


Wolfe表示,Microchip还推出了多款有特色的运放产品,比如低噪声、高精度、全差分系列的MCP6D11、高边电流检测系列MCP6C04等。结合Excelpoint世健的技术支持等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提供一站式选型平台,减少工作难度,尽快让产品上市。


81.png


关于世健——亚太区领先的元器件授权代理商


世健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亚洲电子厂商包括原设备生产商(OEM)、原设计生产商(ODM)和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EMS)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


世健与供应商及电子厂商紧密协作,为新的科技与趋势作出定位,并帮助客户把这些最先进的科技揉合于他们的产品当中。集团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及越南设有研发中心,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成本效益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世健研发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参考设计可应用于工业、无线通信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世健是新加坡的主板上市公司,总部设于新加坡,拥有约650名员工,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亚太区40多个城市和地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世健集团在2020年的年营业额超过11亿美元。1993年,世健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发展中国业务。目前,世健在中国拥有十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及中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凭借专业的研发团队、顶尖的现场应用支持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世健在中国业内享有领先地位。


世健媒体联络


JosephineNg


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


josephine.ng@excelpoint.com.hk


+85222629161


LareinaHuang


世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分公司


lareina.huang@excelpoint.com.cn


+8675523546521


LydiaLi


世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lydia.li@excelpoint.com.cn


+8675523546670


相关资讯
车规晶振选型指南:3分钟破解ADAS时钟稳定性难题

在汽车电子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车载时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正成为决定整车性能的核心命脉。作为电子架构的"精准心跳之源",车规级晶振的选型直接影响ADAS感知、实时通信、动力控制等关键功能的稳定性。面对严苛路况、极端温差及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挑战,工程师亟需兼具高稳定性与强抗干扰能力的时钟解决方案——小扬科技将聚焦车规级晶体/晶振核心参数,3分钟助您精准锁定最优型号。

破局图像传感器选型难题:成像性能、系统兼容与工具支持的协同​

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图像传感器的选型是设计与开发各类设备(涵盖专业与家庭安防系统、机器人、条码扫描仪、工厂自动化、设备检测、汽车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选择最适配的图像传感器需要对众多标准进行复杂的综合评估,每个标准都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从光学格式(Optical Format)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到色彩滤波阵列(CFA)、像素类型、功耗及特性集成,这些考量因素多样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破解时钟难题:5大场景下压控晶振选型黄金法则(附参数对照表)

压控晶振(VCXO)作为频率调控的核心器件,已从基础时钟源升级为智能系统的"频率舵手"。通过变容二极管与石英晶体的精密耦合,实现电压-频率的线性转换,其相位噪声控制突破-160dBc/Hz@1kHz,抖动进入亚纳秒时代(0.15ps)。在5G-A/6G预研、224G光通信及自动驾驶多传感器同步场景中,VCXO正经历微型化(2016封装)、多协议兼容(LVDS/HCSL/CML集成)及温漂补偿算法的三重技术迭代。

核心差异剖析:晶振 vs. 实时时钟芯片(RTC) - 脉冲源与时间管理者的角色划分

在电子设备的精密计时体系中,晶体振荡器与实时时钟芯片如同时间系统的"心脏"与"大脑":晶振通过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基础频率脉冲,为系统注入精准的"生命节拍";而实时时钟芯片则承担时序调度中枢的角色,将原始频率转化为可追踪的年月日时分秒,并实现闹钟、断电计时等高级功能。二者协同构建现代电子设备的"时间维度"。

无人机的“眼”与“脑”:解密自主导航与感知核心技术

无人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飞行器,而是集成了尖端感知与决策能力的空中智能载体。其核心系统——特别是自主导航与感知技术——是实现其在测绘、巡检、农业、物流、安防等多个领域高效、精准作业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剖析无人机如何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看见”、“思考”并“规划”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