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推出新产品“RLD90QZW3”实现长距离更高精度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30 阅读量:85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ROHM)新推出一款高输出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RLD90QZW3”,通过业界超窄线宽实现高密度发光,有助于LiDAR应用产品支持长距离并实现更高精度的特点,该激光二极管非常适用于搭载测距和空间识别用于LiDAR*1的工业设备领域的AGV*2(无人搬运车)和服务机器人、消费电子设备领域的扫地机器人等应用。


img1_副本.jpg


近年来,在扫地机器人、AGV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需要自动化工作的广泛应用中,可以准确测量距离和识别空间的LiDAR日益普及。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更远”、“更准确”以及“更低功耗”的检测到信息,对提高作为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ROHM已经实现了更窄的激光线宽自有专利技术,有助于LiDAR支持更远的距离并实现更高的精度。25W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RLD90QZW5”从2019年开始量产,在以消费电子设备领域为主的应用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此次,为了将应用扩展到市场日益增长的工业设备领域,ROHM开发出75W高输出功率的激光二极管“RLD90QZW3”。


“RLD90QZW3”是一款红外75W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针对利用3DToF系统*3进行测距和空间识别的LiDAR而开发。利用ROHM自有的元器件开发技术,在业界同等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中实现了225μm的超窄线宽。与线宽290μm的普通产品相比,线宽缩窄22%,实现了高光束性能。同时,通过使发光强度更均匀,并利用激光波长较低的温度依存性,可稳定发挥高性能,因此有助于LiDAR在各种环境下实现长距离应用和更高精度。此外,与窄线宽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达到了与普通产品同等的21%(正向电流24A、75W输出时),因此在采用本产品时无需担心功耗会增加。


此外,为支持新产品快速引入市场,在ROHM官网上还免费提供评估和导入新产品所需的丰富设计数据,其中包括含有驱动电路设计方法的应用指南、电路仿真和光学仿真用的模型等。


RLD90QZW3产品于2021年6月开始出售样品(样品价格6,000日元/个:不含税),计划于2021年10月开始暂以月产2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新产品在电商平台Ameya360和Sekorm上也已开售。


目前,ROHM正在开发具有120W高输出功率和车载级(符合AEC-Q102标准)激光二极管产品。未来,ROHM将继续为包括汽车领域在内的安全、便捷的LiDAR应用产品的开发贡献力量。


img2_副本.jpg


RLD90QZW3产品特点:


1.实现225μm业界超窄线宽,有助于支持长距离应用并实现更高精度


新产品“RLD90QZW3”利用ROHM激光二极管元器件开发相关的专利技术,作为LiDAR用的75W高输出功率激光二极管,实现了225μm的业界超窄线宽。通过高密度发光实现了高光束性能。此外,除了在整个线宽范围成功地使发光强度更均匀外,激光波长的温度依存性低至0.15nm/℃,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可稳定地发挥其性能。


与同等输出功率、线宽290μm、温度依存性0.25nm/℃的普通产品相比,线宽缩窄22%,激光波长的温度依存性也可降低40%,因此可支持LiDAR的长距离应用;而在测量距离相等的情况下,有助于实现更高精度。


img3_副本.jpg


2.具有出色的光电转换效率(PCE),采用本产品时无需担心功耗增加


新产品采用专利技术,在同等输出功率的产品中,不仅实现了业界超窄的线宽,而且,在与线宽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光电转换效率方面,也实现了与普通产品同等的21%的效率(正向电流24A、75W输出时)。因此,在采用时无需担心功耗增加。


3.提供丰富的文档和设计数据,大力支持市场引入


为了加快本系列产品的市场引入,在ROHM官网上还免费提供评估和导入本系列新产品所需的丰富设计数据,其中包括含有驱动电路设计方法的应用指南、电路板开发用的数据和仿真用的模型(SPICE模型、Ray数据)等。


RLD90QZW3的实际应用场景:


扫地机器人和监控摄像头等领域的ToF传感器光源的应用逐渐日益普及。同时,利用推出各种产品过程中积累的光学元器件的开发经验和技术,持续推进旨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出元器件的性能并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的研发。


img5_副本.jpg


ROHM还通过元器件的开发及其在模块中的应用,开发出众多各具优势的传感器光源产品,为提高距离测量和空间识别系统的精度做出了贡献。

相关资讯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