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危机,蔚来汽车停产5个工作日

发布时间:2021-03-29 阅读量:122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Viva

近日,由于受到半导体短缺的问题,对行业供给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不乏对汽车行业带来的生产的问题,使蔚来成为国内首家因“缺芯”被迫暂停生产的新能源车企。蔚来汽车决定从3月29日起暂停“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工厂的汽车生产活动5个工作日。目前预期停产5个工作日后恢复生产,对于未来长期供应情况有待观察。目前半导体的整体供应仍然紧张,影响到公司3月份的汽车产量,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的交付与预期目标有所下降。

 

蔚来相关负责人并没有透露其短缺的是何种芯片。半导体投资经理陈启表示:“大概率缺少IGBT,以及MCU芯片,现在车规级MCU芯片确实缺。(蔚来)停产,一方面是上述芯片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如果新能源车的(芯片)需求远超(芯片厂商)生产能力,那新能源车厂商也要停产。”

 

image.png


此前,在蔚来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蔚来董事长李斌就曾表示,公司目前已具备月产1万辆电动车的能力,但受限于全球芯片短缺和电池产能瓶颈,预测蔚来第二季度或只能满足每月7500辆左右的全供应链产能。此时的蔚来仍可满足正常工作计划,但若芯片短缺影响持续扩大,恐怕难以维持此前对第二季度的产能规划。

 

此次芯片断供,业内分析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车企计划不足订单较少,叠加全球晶圆产能紧张、消费电子领域芯片对汽车芯片的产能抢占、日本瑞萨电子工厂发生火灾关停生产线等原因所致。

 

芯片对汽车生产的影响有多大?据了解,功率半导体为电动汽车成本最主要组成部分,成本占比过半。根据麦肯锡统计数据,纯电动汽车的半导体成本为704美元,比传统汽车的350美元高出近1倍,其中功率半导体的成本为38美元,占总成本的55%。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导致芯片产量下降,芯片困境蔓延全球,已有多家车企陆陆续续宣布其减停产计划。

 

沃尔沃汽车近日宣布3月将停产部分车型;本田汽车宣布将北美部分工厂停产;通用汽车宣布暂时关闭其位于密歇根州兰辛的工厂,预计今年4月份之前不会重新开工;丰田汽车也在本月宣布将位于捷克的小型车工厂展开为期两周的停产;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甚至公开表示,今年前两个月芯片短缺已导致大众汽车已在全球减产了10万辆。


相关资讯
Allegro公布2025财年首季业绩:营收增长22% 工业与电动汽车业务领跑

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与功率IC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ALGM)于7月31日披露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电动汽车和工业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需求,其中电动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工业及其他领域增速高达50%。

三星HBM份额暴跌至17%,SK海力士登顶全球存储器市场

受强劲的人工智能(AI)需求驱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历史性转折。韩国SK海力士凭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领先优势,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21.8万亿韩元的存储业务营收问鼎全球最大存储器制造商。三星同期存储业务营收为21.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退居次席。

跻身英伟达核心圈:英诺赛科成800V HVDC联盟唯一中国GaN供应商

8月1日,英伟达官网更新其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关键合作伙伴名录,中国氮化镓(GaN)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赫然在列。英诺赛科将为英伟达革命性的Kyber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成为该名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供应商。此重大突破性合作直接推动英诺赛科港股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一度飙升近64%,市场反响热烈。

MPS发布强劲季报:毛利率55.1%稳居行业前列,战略转型显成效

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于7月31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实现显著增长,并释放出持续向好的发展信号。

工业5.0技术落地指南:贸泽电子发布自动化资源中心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8月正式推出工业自动化资源中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解决方案库。该平台整合了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软件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