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米业内首发隔空充电技术,率先进入真无线充电时代

发布时间:2021-02-1 阅读量:959 来源: 互联网 发布人: Viva

小米首发隔空充电MI Air Charge技术,继续引领无线充电发展。依托隔空充电技术,手机不论是揣在兜里还是拿在手上,都能实现自动隔空充电,让充电摆脱线材、充电底座的束缚,进入真·无线时代。

 

 image.png

 

秉持“技术为本”的理念,小米一直在探索先进技术的应用可能,尤其在充电领域,不仅首发量产120W有线秒充,更发布了80W无线秒充,在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个领域均处于领跑地位,此次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小米在充电领域的又一次大胆探索,展示了未来充电场景的无限可能性。

 

从隔空充电桩到手机终端,小米打造了一套完整的隔空充电系统,拥有17项技术专利,攻克了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两大核心技术。自研的隔空充电桩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以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

 

在手机端,小米创新地实现了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设计,内建「信标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信标天线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14根天线组成的毫米波充电接收天线阵列,隔空接收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手机内部的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实现隔空充电。

 

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的5瓦远距离充电,并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甚至穿越异物遮挡也不降低充电效率。未来,小米隔空充电技术还可为智能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隔空充电,彻底摆脱电线束缚,真正实现充电无线化,将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变成现实。


相关资讯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