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5 阅读量:15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雕塑者
在LDO应用中,会有一个输入输出压差范围的概念,如AMS1117,压差Dropout Voltage的典型值为1.1V,即:输入至少比输出高1.1V的压降才能支持所需要的输出。
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LDO与DC-DC 的入门理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LDO是靠内部电路分压达到降压输出,而DC-DC则是通过“断续的供给”达到降压输出。那么,DC-DC降压电路输入和输出是否需要压差呢?思考一个场景:某款Buck芯片自身工作电压范围为2.7-5.5V,现需要该芯片输出3.3V/2A。当正常输入5V时,该芯片可满载输出3.3V,当输入电压只有3.5V时,该芯片是否还能正常输出3.3V/2A呢?
该问题本质其实是DC-DC降压电路中,在输入输出规格内,芯片占空比是否受限、导通损耗的问题。理论上,但芯片的开关周期达到100%时,DC-DC其实是一个“直通”状态,即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当然,真实的应用中,芯片的占空比不会达到完整的100%,而且由于芯片里集成或外置的MOSFET的导通内阻以及输出电感上Rdc,实际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会有一个压差。
以JW5092为例,输入4.7V时,可输出3.3V/2A,但当输入为4.0V的时候,是否还能满载输出?
首先,根据能量守恒,我们可知(Vin-Vout)*ton=Vout*toff,由此
Vout = Vin * D,D为开关周期中,“开”的占空比。
考虑,MOS管导通内阻Rds、电感内阻RL,可得:
Vout = Vin * D- Iout x (Rds(ON) + RL)
查看规格书——
当Vin = 4V时,若输出2A,暂时忽略电感选型上的内阻差异,则:
由此可知,此时该当输入为4.0V的时候,JW5092无法满载输出3.3V/2A
所以DC-DC降压电路中,实际输出电压要等于输入电压减去Buck芯片里集成或外置的MOSFET的Rds(on)以及输出电感的Rdc上产生的压降,包括由于占空比受限导致的无法满载输出。带载越重,输出电压越低。当你的输入输出压差范围很小,但仍然需要满载输出时,请考虑号称可达100%占空比的芯片!
作者介绍:雕塑者(笔名),一名乐于开源文化的工程师,个人公众号【硬件大熊】。后续原创技术应用笔记还将在我爱方案网上线,敬请期待!
来源:我爱方案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核心元件,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及周边电路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热膨胀和参数漂移,晶振的频率往往随温度波动而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