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瓷晶玻璃应用于盖板的工艺制程难度大幅提升

发布时间:2020-12-28 阅读量:1691 来源: 网络整理 发布人: Viva

由于超瓷晶玻璃质地坚固,表面硬度极高,在康宁这类玻璃制造工厂把白片玻璃交付给蓝思这类工艺制程厂后,后续的整个切割、薄化、雕工、穿孔、强化等等加工制程的难度都大幅提升,工艺的难度和时长等与普通玻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对后道加工商的先进工艺积累、各种设备与产能储备与技术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受以上先进材料、工艺凝结的微晶玻璃的价值量大幅高于普通玻璃,制程加工企业所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各环节加工难度大幅提升,如果加工的全通良率较低的话,超瓷晶玻璃成品的最终成本还将成倍上升。某种程度上来看,盖板玻璃的制程加工所面临的难度并不比微晶原片玻璃的制造低,设备投入、技术储备、工艺knowhow都对后道加工厂的选择设置了深厚门槛与壁垒。

 

简而言之,微晶玻璃的导入与应用,使智能手机视窗防护玻璃加工制程领域的护城河进一步加深,未来这一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演变将更为确定。

 

1.jpeg 

 

从产业链的调研情况看,在iPhone 12中,不管是超瓷晶前盖板,亦或是经过特殊强化的后盖玻璃背板,其白板玻璃均是由康宁提供,蓝思则负责全工段的加工(交付占比达到全部供应的70%以上),上文已经提及,超瓷晶前盖板(微晶玻璃前盖板)的加工方式与玻璃、陶瓷和蓝宝石等智能手机外观件一脉相承,但步续数量、复杂度和难度相较普通玻璃面板均有大幅提升,而且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加工企业的产线良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细节技术角度,我们认为超瓷晶玻璃的加工商,除了前文我们已经提及的常规环节外(即使是常规环节,超瓷晶的坚固特性所所带来的加工难度也大幅提升),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技术提升:其一,应用于超瓷晶玻璃表面强化的,经过特殊研发的双离子交换工艺,在苹果发布会上,主持人重点提到了使面板更加抗刮划的双离子交换技术,这一项便来源于蓝思科技;其二,纳米级印刷和镀膜工艺升级对表面附着力技术的提升,比以往的工艺更加精湛;其三,基于超瓷晶玻璃刚性和硬度大幅提升的研磨和抛光工艺提升。如果这些技术不能解决,本质而言是很难把超瓷晶盖板玻璃如此完美地应用于手机的,坦率而言,若干年前我国本土就有玻璃制程公司提出过微晶玻璃的手机端应用,但是当时在后工段的减薄、强化与加工上,以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最终并没有得到国内终端品牌的重视与应用。但这次以蓝思为代表的苹果核心制程厂商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诚然,玻壳形态的升级迭代对公司产品价值提升的助益较为明确,但是并非只有2.5D向3D或者3.5D以上的曲度转换才是价值提升;真正意义上能够更好地提升消费者使用体感的是或许正是这次公司在防护属性与耐用属性上的双重提升,因此在超瓷晶这类外观新材料所带来的(因加工难度大幅提升)ASP增量,其实并没有得到投资者充分的理解:高性能超瓷晶材质的导入,后道加工的难度和复杂度抖升,这使得iPhone 12的视窗防护玻璃在形态降级的情况下,全段加工ASP反而有近40%的提升。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