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 阅读量:831 来源: 21ic 发布人: Viva
日前,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博士在投资者调研会议上透漏了公司最新进展,特别是在先进工艺上的最新情况。梁博士表示,14 纳米在去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良率已达业界量产水准。客户对中芯国际技术的信心在逐步增强,中芯国际将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引入更多的海内外客户。
梁孟松指出,中芯国际第二代先进工艺技术n+1正在稳步地推进中,n+1正在做客户产品验证,目前进入小量试产,产品应用主要为高性能运算。
相对于第一代先进技术,第二代技术平台以低成本客制化为导向,第二代相较于14纳米,性能提高20%,功率减少57%,逻辑面积减少63%,集成系统面积减少55%。
梁孟松透露,中芯国际正在与国内和海外客户合作10多个先进工艺流片项目,包含14纳米及更先进工艺技术。
梁博士表示,“我们相信,随着5G、物联网、教育和工作场所的资讯数位化的兴起,集成电路行业将涌现巨大的市场机遇。”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