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篇】PMOS管应用——工程师原创应用笔记

发布时间:2020-10-28 阅读量:31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刘工程师

【编者按】本文从PMOS管应用进行讲解,通过原理介绍、寄生参数,选型再结合项目实战的详细过程,剖析NMOS管在实战中的作用,让工程师学到更多的NMOS管知识。


一、原理介绍

   

 1.png

 

如上图,PMOS管是压控型器件,|Vgs|电压大于|Vth|电压时,内部沟道在场强的作用下导通,|Vgs|电压小于|Vth|电压时,内部沟道截止;

|Vgs|电压越高,内部场强越大,导通程度越高,导通电阻Ron越小,注意,|Vgs|电压不能超过芯片允许的极限电压;

 

说明:PMOS管一般作为高端驱动器件,源级S接电源正极。


二、寄生参数


1、寄生二极管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内部寄生二极管,如果接反,将导致无法关闭PMOS管;另外,某些场合可以巧用寄生二极管,比如做防反接使用时,详情请阅读后面的内容。


2、寄生电容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GS管脚的寄生电容Cgs,控制PMOS管的导通与截止,本质上是控制Cgs电容的充放电;

如果要求PMOS快速导通与截止,此时需要驱动源能够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以提供Cgs电容的瞬间充放电;

如果仅仅作为开关使用,可以串电阻,以减小Cgs的充放电电流,此时,对驱动源的要求就不高,单片机的IO口(推挽输出时,可以提供20mA的驱动电流)可以直接驱动。

 

三、选型


1、常用型号:AO3401A,AO3415A,AOD403等,型号很多,可以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2、选型依据

①、Ids电流,导通电阻Ron越小,允许的Ids越大;

②、开关速率,详看手册的打开、保持、关闭时间;

③、Vgs开启电压,驱动电压,极限电压;

④、Vds极限电压;

⑤、封装尺寸;

 

四、项目实战


1、防反接

   

3.png

 

设计说明:


1、巧妙利用内部寄生二极管。上电时,通过内部寄生二极管,|Vgs|电压大于|Vth|电压,PMOS管完全导通;

2、R29,R31:电阻分压,调整|Vgs|电压,|Vgs|电压尽量大,这样,Ron越小,压降越小,损耗越低;

3、D5、稳压二极管,防止|Vgs|电压超过极限电压。

 

2、高端开关


4.png

 

设计说明:

1、如果VIN电压小于单片机IO口电压,可以去掉U6,直接控制U5;

2、R10,R12:电阻分压,调整Vgs电压,|Vgs|电压尽量大,这样,Ron越小,压降越小,损耗越低;

3、R12同时起到限流作用,U6导通时,Cgs寄生电容通过R12充电,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流过U6,出现大批量生产时,MOS管被击穿的现象;

4、R16同样起到限流作用,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Cgs寄生电容通过R16放电,避免过大的放电电流流过单片机的IO口,出现大批量生产时,单片机IO口被击穿的现象;

5、F2是PTC可恢复保险丝,起到限流、短路保护的作用。

 

五、小结


PMOS管是驱动电路常用的器件,使用时根据需求合理选择型号,应用时注意内部寄生参数,极限参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PMOS管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本文只是简要的介绍了下,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日后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沟通交流,以达到真正的理解,灵活运用。


作者介绍:刘工程师(笔名),在软硬件技术上有10年的经验,在单片机的经验更是突出,解决过多个单片机难题,可接单片机和软件开发等项目。目前在开讲单片机的教学,教程会在我爱方案网更新,敬请期待!公众号【硬件家园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资讯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

知冷知热,更知“芯”:TCXO让时钟信号无惧温度挑战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核心元件,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及周边电路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热膨胀和参数漂移,晶振的频率往往随温度波动而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