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13 阅读量:893 来源: 微回收 发布人: Viva
近日,中国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企业芯动科技宣布:已完成全球首个基于中芯国际FinFET N+1先进工艺的芯片流片和测试,所有IP全自主国产,功能一次测试通过。N+1工艺在功耗及稳定性上与7nm工艺相似,但性能要低一些(业界标准是提升35%),主要面向低功耗应用,其后还会有面向高性能的N+2。
N+1工艺是中芯国际在第一代先进工艺14nm量产后,第二代先进工艺的代号。据透露,与14nm相比,N+1工艺有了更大的突破——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以及逻辑面积缩小63%,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披露,在功率和稳定性方面,N+1和7nm工艺非常相似,唯一区别在于性能方面,N+1工艺提升较小。
流片是芯片量产前的一个必要步骤。为了测试集成电路设计是否成功,需要对芯片进行试生产,以检验电路是否具备所需的性能和功能。如果流片成功,就可以大规模地量产芯片;反之,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中芯国际的N+1工艺有望于2020年底小批量试产。按照这样的时间表推测,如果顺利的话,中芯国际N+1工艺确实可能会在2021年规模量产。
除了手机处理器使用到最先进芯片制程之外,许多的芯片对于制程的要求并不高,以台积电为例,台积电2019年晶圆出货量达1,010万片12寸晶圆约当量,上年为1,080万片12寸晶圆约当量。先进制程技术(16nm及以下更先进制程)的销售金额占整体晶圆销售金额的50%,高于上一年的41%。提供272种不同的制程技术。
而剩余的50%都是16nm以上制程,可以说,中芯国际的7nm工艺将满足国内绝大部分芯片需求。在目前缺少第五代EUV光刻机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也很难再向5nm工艺迈进。
目前中芯国际收到美国的制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先进制程的研发,虽然中芯国际受到美国出口限制,但是目前中芯国际的情况还未到最糟糕的时刻。目前美国并未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中芯国际也仍有望顺利获得部分的许可,以使得部分成熟的制裁的生产能够维持。
不过,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其目前仍严重依赖美系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包括美国美国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科磊、泰瑞达等。所以,首先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维持足够长时间的运转,以便能够支撑到不受美国制约的去美化产线的建成。
中芯国际的未来,还要靠国内建成完善成熟的芯片产业链,从而可以实现高端芯片设计制造都可以在国内完成。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
RTX 5090显卡突发电容爆炸,现场如同小型爆破,火花四溅、浓烟弥漫,甚至将坚固的金属散热鳍片直接炸至弯曲
本文将深入解析MOS管的作用原理、分类、核心特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产品的核心逻辑与用户体验。作为百度旗下知识内容与云存储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AI技术重构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这两大产品如何突破传统功能边界,构建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新业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