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计:2023年5G连接数量将超过10亿,占全球所有流动设备9%

发布时间:2020-01-6 阅读量:829 来源: 通信世界网 发布人: Jude

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首份5G预测报告,预计未来几年5G网络连接将会爆炸性增长,大量公司和消费者将利用这种科技,享受极速连接。5G网络的发展将对智能手机制造商、无线网络商和其他众多利益相关者极为有利。

  

对于刚刚诞生的这场5G革命,投资者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爆炸性增长将直到2023年

  

据IDC估计,5G连接数量在2019年将约达1,000万。到2023年,这个数字更会激增至超过10亿,即是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17%,令人不敢置信。到2023年,5G网络连接预计将占全球所有流动设备近9%。


5G的普及程度预计受多项因素推动,包括当中产生和使用的海量数据(603138)不断增加。IDC表示,当5G网络用户使用大量数据,这些无线网络商自然受惠,管理网络时亦会更得心应手。此外,物联网(IoT)的发展亦会一日千里,更多企业连接5G网络,数以亿计设备联网,5G网络的需求就会更加炙热。5G亦将促进各式各样崭新和创新的应用,这些应用甚或我们现在想也想不到的。


IDC的Jason Leigh在声明中指出:“5G虽然令人无比兴奋,而且已有最早一批成功故事令人大为惊喜,推动市场情绪更加高涨,不过距离全面释放5G潜力仍有漫漫长路,将5G应用推广至手机以外领域属于更长远的努力,涉及大量未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标准、法规和频谱分配等。尽管许多更长远的5G应用仍要3到5年才能实现商业化规模,但不久将来,5G将吸引手机订户使用串流视频、手机游戏和AR/VR应用。”

  

美国迈向5G新时代

  

对于美国的消费者,Apple在2020年推出的iPhone系列预计将具备不同程度的5G功能,这无疑将成为重要催化剂,推动5G应用更加普及。根据NPD最新估计,加入5G支援功能亦有助合理上调手机价格,因为现时不到10%美国消费者愿意(或负担得起)智能手机这么高的售价。

  

长期负责Apple的分析师Gene Munster认为,市场对Apple的首款5G iPhone可能期望过高,随时大失所望,这主要由于营运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建设,才能使5G网络的覆盖无远弗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目前正在拍卖高频段毫米波(mmWave)频谱,这星期总收入超过20亿美元,反映营运商的需求殷切,正争相部署下一代技术。

  

非营运商T-Mobile本月正式启用全国5G网络,此网络建基于600MHz频谱。这家美国第三大营运商并不看重毫米波,认为此波段“在人烟稠密的城市除了小范围5G热点应用外,绝不会有更大规模的应用”。相反,Verizon(NYSE:VZ)建设的大部分5G覆盖目前为止均依赖毫米波,因为这种波段的速度快得惊人,但范围却极为有限,而且穿透建筑物的能力不高。

  

这几年5G的发展将会令人兴奋,竞争非常激烈,但无论如何,消费者可望成为真正赢家。


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5G规模商用将对物联网智能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在这过程中,通信模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上游标准化芯片和下游高度碎片化的垂直应用。


我爱方案网平台上推出很多已量产且可购买的通信模块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LoRa网关>>

3G工业级无线通信模块>>

双模导航定位模块TAU1103>>

多系统多频导航定位模块TAU1201/TAU1204>>

电力线载波LED照明控制模块>>

NB-IOT 模组N21>>

4G全网通模组N720>>

CC2640R2F BLE 4.2/5.0模块>>

低功耗Wi-Fi解决方案 RF-WM-3200>>

LORA模块>>

低功耗蓝牙模块 RS02AI>>

Realtek RTL8188 Wifi模块>>


查看更多请下载第三期成功案例(PDF格式)

☟☟☟

fdd307b28f06a930034c70303b332e9.png

下载


此案例集汇聚100个已量产且经市场实战检验过的电子方案,可供直接采购。方案即买即可用,帮助缩短研发周期。这批方案来自我爱方案网的服务商,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具备量产能力并获得市场订单的实力。他们的订单有来自海尔、格力和研祥科技等一线大厂,也有来自小米和华为生态链伙伴,以及众多行业IoT客户。





相关资讯
英伟达推出中国定制版AI芯片:低价策略能否夺回市场高地?

据路透社5月25日报道,英伟达计划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AI芯片产品,其定价将大幅低于此前专供的H20型号,预计仅为后者售价的一半。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芯片基于英伟达现有服务器级显卡RTX Pro 6000D架构开发,采用GDDR7显存技术,放弃高端HBM3e显存及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方案,借此大幅压缩成本。新芯片预计售价区间为6500至8000美元,量产时间定于2024年6月,7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代半导体双雄:GaN与SiC如何攻克吉瓦级供电难题

据美国纳微半导体官网及行业媒体报道(信息来源当地时间5月21日),功率半导体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纳微半导体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基于800V高压直流供电(HVDC)架构的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场景双驱动!纳芯微绝压传感器撬动千亿市场

在汽车智能化与工业自动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压力传感器成为核心组件。纳芯微电子近期发布的NSPAD1N系列超小体积绝压传感器,凭借其车规级性能与技术创新,为智能座舱、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解读其市场价值。

半导体产业升级战:三星电子新一代1c DRAM量产布局解析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日前披露了其第六代10纳米级DRAM(1c DRAM)的产能规划方案。根据产业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行业简报,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同步推进华城厂区和平泽P4基地的设备升级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存储芯片制程进入新纪元,更将直接影响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的市场格局。

蓝牙信道探测技术落地:MOKO联手Nordic破解室内定位三大痛点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MOKO SMART近期推出基于Nordic Semiconductor新一代nRF54L15 SoC的L03蓝牙6.0信标,标志着低功耗蓝牙(BLE)定位技术进入高精度、长续航的新阶段。该方案集成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多协议兼容性与超低功耗设计,覆盖室内外复杂场景,定位误差率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同时续航能力突破10年,为智慧城市、工业4.0等场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