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7 阅读量:937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摘要】近日,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和一家名为Mujin的日本机器人创企合作,推出了可以打包服装的机器人,可以拿起T恤并整齐的装箱打包。现在,这款服装打包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优衣库东京的仓库中运行。
【原标题】优衣库用机器人打包服装,突破仓库完全自动化最后一道障碍
12月26日消息,近日,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和一家名为Mujin的日本机器人创企合作,推出了可以打包服装的机器人,并在优衣库服装仓库中开始使用。
在机器人公司Mujin的帮助下,优衣库突破了完全自动化的最后一道障碍,服装仓库中的机器人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员工,完成从服装打包到货箱运输的所有步骤。
一、服装打包机器人能拿起柔软纺织品
优衣库是日本迅销公司旗下的核心品牌,建立于1984年,是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
去年优衣库就开始在东京的仓库中使用搬运货物的机器人了,并取代了仓库里90%的员工。但那时,这些机器人还无法做到拿起柔软的T恤这样轻柔的动作。
优衣库的服装打包机器人有两只手臂,可以拿起T恤并整齐的装箱打包。虽然这个动作听起来很容易,但对于机械臂来说,拿起柔软的纺织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连亚马逊这样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企业都还在依赖人类员工完成这种打包工作。
例如,优衣库Heattech系列保暖内衣的塑料包装对于机器人来说拿起来相对简单,但随着迅销有意转向使用更环保的纸袋,打包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除了拿起柔软物体的难度外,打包服装类的产品还有服装季节分类、色彩分类等难题,不同材质厚度的衣服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打包方式,这需要机器人有很高的灵活性和视觉能力。
对于机器人会抢走人类工作机会的担忧,Mujin机器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Issei Takino说:“就仓库来说,没有人会被抢走工作,因为工人本来就不该在那里。”
二、打包服装难度大,机器人公司面临新挑战
Issei Takino说:“我们迟迟不愿与服装公司合作,因为这太难了,但迅销的优势在于它有能力彻底改造整个供应链,使之适合自动化。如果我们要接受这一挑战,我们就必须与迅销合作。”
Mujin成立于2011年,主要进行机器人运动和视觉系统的开发。人类操作员安装好一台带有Mujin控制器的机器人后,它无需重复编程就可以视物和移动。
三、仓库自动化需求提升,机器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日本迅销公司的年服装销售量在13亿件以上,考虑到劳动力短缺和仓储成本上升的问题,实现仓库全自动化已经成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迅销公司负责改造供应链的高管Takuya Jimbo说:“雇佣工人变得极其困难,我们必须不断尝试和犯错,只有能够更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才能活下去。”
现在,这款服装打包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优衣库东京的仓库中运行。Issei Takino表示,这款机器人目前还无法处理仓库里所有的产品,未来还将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原文来自:FINANCIAL TIMES
据路透社5月25日报道,英伟达计划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AI芯片产品,其定价将大幅低于此前专供的H20型号,预计仅为后者售价的一半。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芯片基于英伟达现有服务器级显卡RTX Pro 6000D架构开发,采用GDDR7显存技术,放弃高端HBM3e显存及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方案,借此大幅压缩成本。新芯片预计售价区间为6500至8000美元,量产时间定于2024年6月,7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据美国纳微半导体官网及行业媒体报道(信息来源当地时间5月21日),功率半导体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纳微半导体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基于800V高压直流供电(HVDC)架构的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在汽车智能化与工业自动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压力传感器成为核心组件。纳芯微电子近期发布的NSPAD1N系列超小体积绝压传感器,凭借其车规级性能与技术创新,为智能座舱、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解读其市场价值。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日前披露了其第六代10纳米级DRAM(1c DRAM)的产能规划方案。根据产业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行业简报,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同步推进华城厂区和平泽P4基地的设备升级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存储芯片制程进入新纪元,更将直接影响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的市场格局。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MOKO SMART近期推出基于Nordic Semiconductor新一代nRF54L15 SoC的L03蓝牙6.0信标,标志着低功耗蓝牙(BLE)定位技术进入高精度、长续航的新阶段。该方案集成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多协议兼容性与超低功耗设计,覆盖室内外复杂场景,定位误差率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同时续航能力突破10年,为智慧城市、工业4.0等场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