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Si工艺平台、安全性提升10倍光!程研创将在CES上展示宽谱3D传感技术

发布时间:2019-12-11 阅读量:93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议题持续发烧,扮演智慧机器眼睛角色的3D传感技术备受重视。光学和电子技术领先厂商─光程研创(Artilux)将于2020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中,展出名为“Explore”系列产品,这是全球首款基于锗硅(GeSi,germanium-on-silicon)创新技术的宽谱3D飞行时间(ToF)传感技术,能有效降低激光光对人眼造成的潜在伤害,增加10倍以上的安全性,是3D传感器产业的革命性创新。


 图2-yi.bmp


CES将于2020年1月7日到1月10日美国拉斯韦加斯开展,光程研创今年首度参展,预计展出的Explore系列产品包含应用于物流及机器视觉的RGB-D相机,以及首款工作在长波长波段的3D传感系统。此系列产品将于2020年首季正式进入量产,将扩大应用到手机、车用激光雷达系统(LiDAR)和机器视觉等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光程研创采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的创新GeSi工艺技术,不同于当前业内的3D传感器多集中在850纳米和940纳米两个波段,光程研创的Explore系列产品为全球第一款可工作于850纳米至1550纳米波段的ToF传感器。利用长波长频段可有效阻隔太阳光对光传感器的干扰,在户外及室内达到一致的传感效果。

 图1-web.jpg

光程研创进一步说明,由于目前主流3D传感解决方案大多工作在850或940纳米的光波长下,太阳光对于此短波长频段的光线会造成明显的干扰,使得室外的3D传感性能大幅降低;另外,若将3D传感系统运行于1200到1400波长波段,人眼所能承受的安全激光功率较940波长波段将高出10倍以上。因此,根据现行国际标准IEC 60825规范及相关计算,即使激光与人眼之间仅数厘米的距离,仍能保持非常高的安全性。

 

光程研创因采用独特创新的GeSi工艺技术,从而能率先研发出宽谱3D飞行时间传感技术。如今GeSi工艺技术已受国际固态电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青睐,相关论文并已入选ISSCC 2020,显示该创新技术获产学界认可,将成为3D传感技术的未来趋势。


新的宽谱3D 传感技术大幅增强日光下人眼安全性并提升精准度

第一款基于GeSi工艺平台的ToF技术传感器,可用波长高达1550纳米

大幅降低激光对视网膜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实现更多消费性应用

 

【光程研创Artilux】


根植于深厚的技术含量,光程研创致力于实现传感技术及高速光通讯组件的划世代革命。凭借着在基础科学及光电工程的核心技术突破,光程研创开发出业界首创的3D ToF深度传感器,以开启各项AI感知应用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光通讯领域提供了全方位且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光程研创期待能成为光通讯及3D传感的领航者,以优异的产品性能,进一步实现移动通讯、自动驾驶、工业4.0等前沿科技。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授权代理英飞凌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