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4 阅读量:61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1971年英特尔公司三位象爱迪生一样入选美国国家发明荣誉展厅的发明家霍夫、麦卓尔和费根发明了微处理器,霍夫是其中的灵活人物。
1969年英特尔公司承接了日本商业通讯公司要求设计的一款计算器芯片,客户提出至少要用12个芯片来组装机器。8月下旬的一个周末,霍夫在海滩游泳时突然产生了灵感,他认为完全可以将中央处理单元(CPU)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诺伊斯和摩尔支持他的想法,安排逻辑结构专家麦卓尔和芯片设计专家费根设计图纸。1971年1月以霍夫为首的研制小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在3×4毫米的面积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每秒运算速度达6万次。它意味着电脑CPU已经缩微成一块集成电路,即“芯片上的电脑”诞生了。
英特尔公司将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命名为4004,第一个4表示可以一次处理4位数据,第二个4代表它是这类芯片的第4种型号。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电子新闻》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向全世界公布4004微处理器,这一天也演变为微处理器的诞生纪念日。
1972年4月霍夫小组研制出微处理器8008,1975年又推出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8位微处理器8080。8080集成了约4800个晶体管,每秒执行29万条指令。8080型微处理器正式投放市场是在1974年,这种芯片及其仿制品后来共卖掉数以百万计,引发了汹涌澎湃的微电脑热潮。
在英特尔公司的带动下,1975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6800。1976年费根在硅谷成立了Zilog公司,同时宣布研制成功8位微处理器Z-80,从此微处理器芯片改变了世界。
八十年代初期Z80开始被引进中国,北京工业大学生产了基于Z80的TP801单板机,清华大学周明德教授编写了配套的《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教材,株洲电子研究所与香港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CMC-80双板机,Z80在八十年代风靡整个中国大地。
而后以复旦大学计算机系陈章龙和涂时亮教授为核心的开发团队,推出了基于Intel公司MCS-48、MCS-51系列微控制器的仿真器,与此同时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单片机学会。在陈章龙和何立民等教授的推动下,组织编写了一系列单片机应用图书,为发展我国的单片机应用事业不计报酬奔赴各地推广,作为我国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奠基人,他们当之无愧!
其间江苏启东计算机厂通过购买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成果在全国展开单片机的普及推广和市场营销,全国掀起了一股微机应用热潮,启东人功不可没。
其后Atmel、PHILIPS(现更名为NXP)推出了新一代内置Flash技术80C51系列单片机,各地大学开始纷纷开设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加速了我国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九十年代全球各大半导体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推出了各种性能优异的单片机,其中的佼佼者主要有NXP、TI、Atmel、Microchip等,单片机开始大批量商业化应用各行各业。
由于半导体技术的大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与时俱进,现阶段微处理器开始由8位单片机向32位嵌入式系统技术快速迈进,基于ARM核的CPU芯片成为了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成为了常规技术,从此开启了中国嵌入式系统应用事业的新纪元。
在现代汽车行业中,HUD平视显示系统正日益成为驾驶员的得力助手,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导航、车辆信息和警示等功能,使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在HUD平视显示系统中,高精度的晶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YSX321SL是一款优质的3225无源晶振,拥有多项卓越特性,使其成为HUD平视显示系统的首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电监护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医疗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源晶振 YSX211SL 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电贴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对于可编程晶振选型的话,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在选择可编程晶振的时候注重晶振外观、晶振的频率、晶振的输出模式、晶振的型号等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尤其是晶振的频率和晶振输出模式以及晶振的型号都是需要注意的。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服务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而高品质的服务器组件是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YSO110TR宽电压有源晶振,作为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多项优势,成为业界必备的可靠之选。
其实对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方式有很多种,主要还是要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了,因为选择不同的测量方式步骤和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关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的方式,小扬给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