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美元拥有Bose降噪技术,TWS耳机市场又杀黑马——亚马逊Echo Buds

发布时间:2019-11-5 阅读量:794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亚马逊10月30日推出了Echo Buds 耳机,降噪技术来自Bose,已经面向全球发售。

 

对于TWS(真无线)耳机市场,本月注定是不平静的,月初,微软推出了Surface Earbuds,同时谷歌也分享了将于2020年初全面开售Pixel Buds 2,而本周一凌晨,苹果推出了AirPods Pro,一时间引起巨大反响。

 

亚马逊首次杀入这片红海,这是他们在TWS耳机领域的第一款作品。以下是对TheVerge关于Echo Buds测评的部分内容整理和编译。

 

一、玩“性价比”我还没怕过谁

 

根据目前已知消息,谷歌的Pixel Buds 2售价为179美元,微软的Surface Earbuds为250美元,而近日发布的公认旗舰苹果AirPods Pro,售价几乎是亚马逊这款产品的两倍。

 

要知道,谷歌和微软的两款耳机不具备主动降噪功能。因此如果单看硬参数指标和价格,亚马逊的Echo Buds是极具竞争力的。

 

亚马逊的入场,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补贴大战”。目前亚马逊的智能居家硬件产品市场份额仍然领其对手望尘莫及。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有补贴行为存在,但是极高的性价比还是瞬间将战场的氛围再度拉高。

 

二、硬指标一个都不少

 

129美元拥有Bose降噪技术1.png 

 

饱满的低频,均衡的三频,AAC和SBC的音频编码格式,都给予了Echo Buds足够优秀的音质表现。

 

现在如果哪个TWS耳机没有降噪功能,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本身没有降噪技术的亚马逊,此时搬来了Bose作为救兵。要知道Bose的顶级降噪技术是为美国空军服务的,因此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根据外媒记者的体验,无论在大街还是餐厅,嘈杂的背景音大部分都会被很好的过滤掉,给人一种“沉浸感”。开启降噪模式长达5小时的聆听时间让他拥有足够坚挺的续航能力。单耳播放,摘下即可暂停等便捷功能也是一个不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Echo Buds的通话清晰度。通话质量差,这是降噪TWS常常被用户吐槽的地方。此次亚马逊通过定向收音的技术,麦克风在收集声音的时候,只会将人嘴部方向的声音收入,其他环境干扰音源会被极大的过滤掉。

 

这个定向收音功能也被用到了语音助手唤醒上面,这样既保证了助手可以被准确唤醒,又避免了时刻监听带来的周围隐私信息的泄露。

 

从这些硬指标来看,亚马逊似乎并不希望他们的第一款产品仅仅停留在“试水”层面,而是“重拳出击”,真正在这片红海中“撕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同时这也显示了亚马逊作为一个硬件产品巨头,过硬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

 

三、光鲜背后细节不足

 

129美元拥有Bose降噪技术2.png 

 

Echo Buds诚然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旗舰级别TWS,然而冲的过快,难免给对手留下把柄。不大不小的磨砂黑色充电盒,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却忘了划痕带来的“灾难性”体验。物理塑料按键的设计,在用户按下的那一瞬间,心中也不免“咯噔”一下。

 

另外,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exa变身“人工智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同时在观看视频或游戏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延迟,是明显可以感知的那种。

 

苹果可以做到业内顶级的低延迟,靠的是什么呢?是强大而无法复制的H1芯片。而语音助手灵敏而准确的感知能力靠的是什么呢?是强大的算法。

 

亚马逊诚然是一个强大的方案集成商,可以快速落地一款产品,而在芯片实力、语音算法这样的人工智能底层基础上,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这些,都是需要一个企业潜下心,踏踏实实投入人力物力来完成的。

 

四、强大的生态给对手空前压力

 

亚马逊的智能硬件设备在北美拥有将近一半的市场占有率。而Echo Buds可以使用Alexa,Alexa则是串联起亚马逊AIoT生态的核心灵魂,就相当于中国小米的“小爱同学”。

 

拥有Echo Buds,不仅是拥有了一副功能强大的TWS降噪耳机,更是拥有了接入亚马逊整个生态的一把“钥匙”。

 

129美元拥有Bose降噪技术3.png 

 

结语:硬件和生态强大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底层技术

 

Echo Buds是亚马逊在TWS降噪耳机领域的处女作,而这第一份答卷应该说还算漂亮,具体市场表现有待观察,但给竞争对手造成的压力确实实打实的。

 

亚马逊的智能硬件市场,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围绕这个强大的生态体系,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硬件产品的不断延申,渗透进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AI为IoT注入灵魂。但是核心技术永远是AI之本,行的路再远,不能忘“本”。

 

多模态的AI智能交互是现在所有科技巨头都希望尽早抢占的高地,而耳机作为一个伴随属性极强的个人穿戴设备,势必将成为竞争的一个核心焦点。

 

原文来自:TheVerge

相关资讯
台积电Q2业绩强势增长 先进制程与AI需求成核心引擎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于今日(2025年7月17日)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按新台币计算,第二季度合并营收达到9337.9亿元新台币,不仅较第一季度的8390亿元新台币实现环比增长11.3%,较去年同期的6737亿元新台币更是大幅年增38.6%,充分显示了业务成长的强劲动能。

英特尔完成RealSense业务分拆,获5000万美元融资,聚焦AI视觉新赛道

近日,英特尔正式完成旗下RealSense 3D摄像头业务的分拆工作,并成功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融资。此次交易由英特尔资本和联发科创新基金共同注资完成,标志着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推动的"核心业务聚焦战略"再进一步。作为英特尔瘦身计划的重要环节,分拆非核心资产已成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举措。

8MHz与24MHz无源晶振:为何不能通用?深入解析嵌入式时钟系统的频率约束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8MHz和24MHz晶体振荡器是两种与微控制器(MCU)配合工作的常见频率源。然而,这两种频率的无源晶体振荡器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并不能直接互换使用。这种非通用性是由它们在电路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系统对频率精度的严格要求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苹果折叠iPhone敲定三星无折痕方案,供应链格局生变

国际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通过最新产业调查确认,为保障2026年下半年量产计划,苹果已确定在折叠屏iPhone上采用三星显示(SDC)的无折痕显示方案。这一决策标志着苹果放弃原计划的自研显示技术路线,转而依托三星成熟的折叠屏专利体系。

NAND Flash第三季价格普涨 512Gb以下芯片领涨15%

随着全球存储产业链产能调控深化,2025年下半年NAND Flash市场正式进入上行周期。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品类NAND Flash合约价涨幅已突破预期阈值。其中256Gb-512Gb中低密度芯片价格环比上涨15%-18%,而1Tb以上高容量产品受企业级长协订单缓冲,涨幅维持在5%-8%区间。此番价格跃升标志着行业历时两年的下行周期终结,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