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5 阅读量:709 来源: 快资讯 发布人: Jane
2016到2019,人工智能经历了梦幻般的三年,但人工智能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高潮过后可能会引来新的一波沉寂,人工智能助推下的自动驾驶也会受到波及。
人工智能资本层面遇冷
有数据显示,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热度逐渐下降。今年5月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中心发布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融资规模126亿美元,环比下降7.3%;融资笔数达310笔,在全球融资总额中占比达29.7%。
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数量和金额都呈现下降趋势,仅完成30起融资,同比下降45.5%,融资总额50亿元,不足去年同期的40%。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融资信息看,国内宣布获得融资的人工智能企业包括AI芯片公司地平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明略数据、旷视科技、特斯联等公司,无一不是细分领域内的领先者,投资已经向头部企业靠拢,显示人工智能领域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
然而人工智能真类似于区块链、VR等技术一样,经过两三年的火热之后马上就要进入冷静期了吗?
这要看从人工智能漫长的历史开始看。
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
人工智能发展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催化剂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诞生
20世纪50-60年代,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一次繁荣,各种智能机器人诞生
20世纪 80年代,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二次繁荣,各国研发智能计算机
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经历了第三次繁荣,IBM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
狭义的人工智能主要指神经网络以及其衍生算法,在人工智能处于低潮期的20世纪70年代,神经网络因在数学方面的局限性被广泛质疑。甚至到了2012年左右时,学校教授神经网络的老师也宣称:博士做了很多年的神经网络,这个东西也就是做做仿真,出出论文,大规模应用的概率不大。
然而2016年,Alp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人工智能开启了新的征程,这一年也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最近大家听到了太多的元年,一“共享经济”、“区块链”,无论是全新的技术还是“老瓶装新酒”总会带来一波全新的概念炒作,掀起资本的狂潮,自动驾驶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原因的影响:
1.计算能力的提升。神经网络有大量的浮点的并行计算,近些年芯片计算能力的指数级提升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2.政策的支撑与顶层设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前面所讲,人工智能都变成了为中美贸易战争的焦点。
3.需求的推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好代替了人类的一些劳动,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的体验。
4.资本的作用。
2016到2019,人工智能经历了梦幻般的三年,但人工智能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高潮过后可能会引来新的一波沉寂,人工智能助推下的自动驾驶也会受到波及。
自动驾驶的困局
自动驾驶车端与AI的关系
自动驾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推动,一是如表格所示,自动驾驶在技术细节上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自动驾驶底层的推动力;二是自动驾驶与共享出行的结合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具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这也是资本所喜欢的。
热闹的背后,无法掩盖无法商业化盈利的尴尬
9月以来,自动驾驶行业好消息不断。9月16日,上海向3家企业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9月22日,武汉颁发了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约20个地区发放超过200张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这种“集邮式”的牌照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差的太远。
9月26日,首批45辆Apollo与一汽红旗联合研发的“红旗EV”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在长沙已开放测试路段开启试运营,具体的运营结果还有待验证。
“红旗EV”Robotaxi
而Google的waymo one早在2018年12月5日在美国凤凰城上线自动驾驶打车业务,商业落地最早,但仍处在试验阶段。
Waymo one会配备跟车监护员,乘客支付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支付租车费用,一部分是“代驾费用”,付给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在发生问题时进行干预的远程操作员。
从规模和范围以及形式上来看,waymo one仍然是在做试验,只不过试验范围不断扩大。
相比较而言,百度走的是中国特色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路线,有了V2x的参与,我们期待百度与红旗会交出更好的成绩单。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是最敏感的
作为独角兽制造机的日本软银的愿景基金,分别投了Uber、滴滴和Wework超过100亿美元,Uber与滴滴账面长期亏损,对估值影响较大,而Wework的IPO失败后估值从470亿美元下降到了120亿美元左右。
而另一端,国内很多初创的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准备过冬,活下去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头部资本已经觉察到其中的风险,资本寒冬不可避免。
自动驾驶的发展要尊重技术的规律
自动驾驶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政策,政府大量政策支持自动驾驶的发展;有资本,大量资本投入自动驾驶领域;有需求:出行市场与自动驾驶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有技术,大量互联网技术头部企业进入到了自动驾驶领域如:Google、Baidu;有人气,从汽车圈到科技圈,自动驾驶绝对是焦点之一,大量互联网从业人员进入自动驾驶研发领域。
然而看似万事具备的自动驾驶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呢?
因为自动驾驶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只是其中要素之一,还有车端的改造、IC的设计、环境的改造、法律与政策的支撑等等。
当前的人工智能经历了50年的积累,是大量的博士级研究人员对算法进行了猜想、创新、改进后的结果,短时间内大量资本投入激发出人工智能几十年来所集聚的势能,引发了这次人工智能大爆炸。但目前人工智能算法能否满足自动驾驶的要求,没人给出明确的答案,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人工智能发展规律看,自动驾驶真正的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沉寂,去踏踏实实的解决一些底层问题,然后才能迎来市场全面的爆发。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
随着SpaceX星链计划加速部署和各国月球基地计划推进,2023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卫星AI自主决策、在轨数据处理等需求爆发式增长。美光科技于7月22日发布的256Gb耐辐射SLC NAND,成为首个支持卫星端AI计算的商用航天级存储方案,标志着太空计算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