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老炮与车企老将组队为自动驾驶造芯 上汽、蔚来都是股东

发布时间:2019-09-2 阅读量:876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车东西消息,备受科技领域关注的WAIC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在上海开幕,特斯拉董事长马斯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亚马逊AWS副总裁斯瓦米·西瓦苏布拉曼尼等一种AI领域相关大佬到场演讲分享。

 

借着上海WAIC 2019这股AI旋风,不少科技公司也选择在这一时期发布新品。今天下午,智能驾驶芯片创企黑芝麻科技就在上海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华山系列SOC A500(也叫做HS 1)。

 

芯片老炮1.jpg

▲活动现场

 

该芯片基于28纳米工艺制造,单颗可提供5-10TOPS的算力,能效比大于4TOPS/W,支持L2.5级自动驾驶。

 

芯片老炮2.jpg

▲华山1号/HS1/A500 SOC芯片

 

黑芝麻科技由前OmniVision创始团队成员单记章和前博世底盘制动系统中国区总裁刘卫红,联合英特尔奔腾二代芯片主要设计成员齐峥、中兴微电子总工/副总经理曾代兵等IT领域技术专家联合创办,并获得上汽、蔚来、SK中国、招商局资本等汽车、芯片与投资机构投资。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等一系列大佬也到场为其站台。

 

一、首款华山芯片亮相 高能效比是核心亮点

 

本次发布的重头戏是自动驾驶SOC华山A500,基于28纳米制程制造,单个A500 SOC可提供5-10TOPS的算力,能效比大于4TOPS/W,可以支持L2/L2.5级自动驾驶系统。目前,该款SOC已经推出,可以送至客户处进行评估,

 

芯片老炮3.jpg 

▲黑芝麻CEO单记章

 

A500之外,其还规划了A1000、A2000两款SOC,A1000在四季度推出,A2000则在2021年二季度推出。

 

单颗A1000可提供超过40TOPS的算力,能效比大于6TOPS/W,符合ASILD级的功能安全标准,支持L3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而如果将两款A1000并在一起,则可以提供超过80TOPS的算力,能效比同样大于6TOPS/W,符合ASILD级的功能安全标准,可以支持L3级自动驾驶系统。

 

4颗A1000并在一起,则提供超过160TOPS的算力,能效比和功能安全与两颗A1000一致,支持L4级自动驾驶。

 

在黑芝麻科技看来,芯片既要强调AI算力,同时也要注重功耗情况。其在现场分享的数据显示,特斯拉的FSD芯片可以提供的总的算力为144TOPS,但是除以功耗后,能效比为1TOPS/W。

 

4颗A100组成的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FAD芯片,能耗比则为6TOPS/W。

 

在会后的采访中,车东西了解到,A500内部的ISP、视觉处理加速引擎、Ultra DL AI加速引擎等内核为黑芝麻自主设计,而像是CPU、部分DSP等内核则使用了供应商的IP。

 

芯片老炮4.jpg 

▲黑芝麻CTO齐峥

 

这个Ultra DL AI加速引擎是提升AI算力的关键,其可以在训练中按照硬件结构同步优化剪裁、用自动化离线工具优化网络结构和量化分析,并利用高维度阵列和子图处理流程实现高利用率。

 

例如其用SSD网络架构对FHD分辨率的图像进行物体检测时,硬件利用率达到76%。用ResNet-101进行多功能特征提取时硬件利用率为40%(等同160%)。

 

二、提供多种感知算法 最快2021年量产上车

 

当下的智能系统流行软硬件一体的设计理念,黑芝麻科技也是如此。其在设计研发SOC的同时,也同步开发了配套的工具链、图像前处理算法,帮助用户使用芯片,同时还研发了全套的感知算法,包括障碍物检测与识别、车道线检测与识别、可行驶区域识别等技术。

 

据了解,黑芝麻科技不仅自己频繁在武汉、北京、深圳等主要国内城市进行路测,以训练其感知模型,同时还跟滴滴、一汽等主机厂达成合作,一起进行相关算法的研发工作。

 

芯片老炮5.jpg

▲左起依次为黑芝麻CTO齐峥、CEO单记章、COO刘卫红、CSO曾代兵

 

黑芝麻科技CEO单记章告诉车东西,黑芝麻科技定位于Tier2,主要是向Tier1企业提供感知等软件算法,以及SOC芯片。

 

其商业规划上分为前装和后装两个方向,算法层的合作,目前在前装与后装市场都在进行。

 

而芯片前装上的商业规划又分为不涉及车辆控制的产品和涉及车辆控制的产品,前者包括360度环视、FCW碰撞预警等功能,9月份即将量产,明年年底就能看到量产车上市。而涉及车辆纵横向控制的产品,最快在2021年实现量产装车。

 

单记章表示,目前国内排名前三的自主车企,博世等Tier1都与黑芝麻达成了合作,正在推动技术量产落地。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单记章表示黑芝麻科技与Mobileye不同的一点是自己保持着开放心,愿意在软件、硬件等多个层面与其他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共同开拓自动驾驶芯片市场。例如其既可以为别家的芯片提供软件算法,也可以开放硬件接口,接入其他公司的算法。

 

三、芯片老炮+汽车老将组队创业 上汽、蔚来都是股东

 

黑芝麻科技于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先后在美国硅谷与上海设立公司,2016年12月和2017年10月,先后获得A轮和近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极光、芯动能、蔚来等机构与企业。

 

2018年2月,黑芝麻双摄像头感知IP实现量产。9月,车身环视解决方案在车企实现定点。今年4月,其又获得由君海创芯、上汽、SK中国、招商局等机构和企业投资的B轮融资。同时,黑芝麻科技也是博世人工智能加速器的第一期成员企业。

 

黑芝麻科技的创世团队构成很有意思。

 

CEO单记章曾是全球知名视觉芯片技术公司OmniVsion(以下简称OV)的创始人之一,历任算法和软件开发经理/主任、OV通用算法和软件部门&OV武汉副总裁,可以说是在视觉,尤其是视觉芯片方面的老炮。

 

COO刘卫红曾在通用、博世等汽车相关企业工作,历任博世中国底盘系统销售总监、底盘制动系统销售和项目管理副总裁、底盘制动系统中国区总裁、泛博亚太区总裁,是传统汽车领域的老将。

 

芯片老炮6.jpg

▲黑芝麻COO刘卫红在现场讲解创业经历

 

单记章在现场讲到,他此前和刘卫红交流的时候,深刻认识到AI已经到了爆发前夜,自动驾驶技术被全球各地政府所看重,将产生上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因而会对车载的AI芯片产生巨大的需求,随后就联合了英特尔奔腾二代芯片主要设计成员齐峥、中兴微电子总工/副总经理曾代兵等IT领域技术专家一起创业,组成了芯片老炮+汽车老将的创始团队结构。

 

目前,黑芝麻科技在硅谷、中国、新加坡、成都、深圳等地有6个办公室,总计有200多员工。

 

结语:团队有实力成果待观察

 

自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开始,芯片就成了国家大力推动的高精尖产业方向,各类企业都在积极入局,希望在芯片上大展身手。

 

看到自动驾驶这一巨大机遇后,出自OmniVision、英特尔、中兴微电子的芯片老炮们与汽车产业老将站在了一起,组建了黑芝麻科技。成立三年,不仅拿下了上汽、蔚来、SK中国、君海创芯等车企和芯片相关企业、投资机构的融资,还实现了第一款SOC华山A500的流片,并即将实现量产,可见其确实是一支有实力的创企。

 

但也应看到,目前这款SOC还在早期的测试阶段,产品实力还没有完全展露,后续车东西也将持续观察。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