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态合作瓶颈,SENSOR CHINA展示智能社会全应用场景蓝图

发布时间:2019-08-28 阅读量:682 来源: 易维讯 发布人: Jude

近期,Gartner发布了2019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该曲线展现了五种趋势:感知和移动性、人类增强、后经典计算与通信、数字生态系统、高级AI和分析。在传感器领域,通过将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机器正在更好地了解它们周围的世界,因而作为物联网运行和海量数据生成的核心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正在加速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物联网等全应用场景落地。


聚焦传感差异化技术及细分领域应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支持的SENSOR CHINA 2019将于9月2日~4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汇聚300+国内外传感器厂商,包括霍尼韦尔、TE、欧姆龙、京瓷、施耐德、浙大中控、艾默生、利尔达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外知名厂商,展现全球视野和全应用场景下的传感技术与应用发展风向。

yi.png

图1:SENSOR CHINA 2019 传感器生态链厂商大集结


大牌站台, “感知+应用场景“展区勾勒智能社会应用全场景


这些年受IoT、AI和5G发展的带动,全球传感器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德国传感与测量技术协会的《传感器技术 2022》研究报告从细分应用的角度分析数据显示,汽车制造、IT&通信和建筑技术市场是传感器前三大销售市场(如图2所示)。在这些市场中,传感器需求量大、价格低,国际竞争较为激烈,为这些市场供货的主要是大型公司。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市场需要定制化的高品质的传感器。在这些市场中,传感器需求量适中或需求量较小、精度要求高,价格也相对较高,中小型公司在这些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yi2.png

图2:全球细分领域传感器销售份额变化情况(来源:德国传感与测量技术协会《传感器技术 2022》研究报告)


基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SENSOR CHINA通过打造“感知+应用场景专区”,聚焦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工业智能与安全、流程工业、智慧环境与水务五大落地应用领域进行展示,旨在推动先进传感器技术在未来智能社会全场景热门领域的应用和桥接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


2019年智能驾驶领域风起云涌,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的宣传重点从领先的高速场景转向极为成熟的自主泊车;传统汽车厂商纷纷联手,大众与福特全球结盟,通用和本田携手等……这些让我们认识到,自动驾驶的落地仍需要时间,当下需要给未来打好数据基础。


在传感器领域,中国本土力量不容小觑。在SENSOR CHINA智能驾驶展区,中国厂商将带来众多传感解决方案,目前市场非常期待的雷达产品解决方案、ADAS解决方案等即将登场。目前已确认亮相的技术方案有: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多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上海芯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DMS(驾驶员监测)与动态视觉摄像头等。


与智能驾驶展区相配套,在SENSOR CHINA 期间,组委会将联合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吉利汽车、上汽、宝隆科技等产业合作伙伴,邀请整车企业、模组企业、传感器企业等产业链不同领域知名企业家,以行业报告、头脑风暴等形式策划专场“汽车传感器交流活动”,分享行业最新技术应用、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和产业化落地的思考。


工业4.0作为智能制造转型的新路径,是指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在此领域的佼佼者——施耐德电气正在加速推动面向工业市场的EcoStruxure 架构落地,赋能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将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助力楼宇、工业、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的用户快速部署物联网,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将其互联互通、安全、效率与可持续提升至新的高度。施耐德将亮相SENSOR CHINA“工业智能与安全专区”,展示其在机床行业、铁路行业、工程车辆行业及物料输送行业的解决方案。

yi3.png图4:施耐德系列传感器解决方案


此外,在“工业智能与安全专区”,还有智慧仓储交互演示、智能包装生产线、工业安全软件交互演示等。


近几年,智慧城市的赛道涌进了不少跨界者,以 BAT 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凭借本身在业务以及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积累,纷纷发布了一系列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019中国物联网前100强企业利尔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利尔达拥有一套完整的物联网云平台,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低功耗蓝牙温湿度传感器方案;LoRaWAN解决方案;水表类如NB-IoT无磁水表控制器、LoRa远传水表控制器、超声波水表模块;NB-IoT远传燃气表控制器;集抄设备如物联网数据采集器——LSD3DC-0060Z,这些产品也将出现在SENSOR CHINA“智慧城市专区”。

yi55.png

图5:利尔达的低功耗蓝牙温湿度传感器方案(左)与LoRa WAN解决方案(右)


yi66.png

图6:利尔达的NB-IoT无磁水表控制器


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即将成立,推动标准与全产业链平台建立


智慧环境与水务是中国传感器市场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随着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环境和水务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智慧水务的建设可以为城市智慧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准确信息,为城市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可能。但目前中国的智慧水务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整个领域还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业内对智慧水务的认知不够统一;其次,智慧水务的标准规范较为缺失;第三,数据方面不理想。


在此环境下,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与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中心、浙江和达科技、威派克等30多家单位共同筹建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分联盟),其目标为促进环保、水务设备的智能制造、智慧水务信息化、智慧城市、环保智能监测、水务服务咨询等领域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智慧环境与水务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建立全产业链合作研发平台。

yi7.png

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的成立大会将会在SENSOR CHINA开展期间举行,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及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秘书长单位、副秘书长单位等代表共同揭牌,本次大会还邀请上海市能效中心主任秦洪波博士担任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顾问。专委会通过项目研发、标准建立、平台合作等创新形式,为所有会员单位在智慧环境与水务领域提供优质服务,尽快提升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yi8.png


作为行业顶级盛会,SENSOR CHINA展会同期还将举行15+场高峰论坛合研讨会,全方位涵盖流程工业、智慧楼宇、智能汽车、工业安全、气体、压力、3D视觉、医疗等领域。报名请点击链接:http://www.sensor-expo.com/index.php?ac=page&at=conference


注:议程以现场为准。


关于SENSOR CHINA


2019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2019 SENSOR CHINA Expo & Conference)作为亚洲最高规格的传感器与物联网行业盛会,将于9月2~4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这场盛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和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支持。

 

相关资讯
英特尔半导体制造业务面临关键战役:14A制程技术客户缺失风险严峻​

英特尔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巨头,当前正处于决定其制造业务未来的关键节点。据业界报告,该公司必须在未来18个月内为下一代Intel 14A芯片制程技术锁定一家重量级客户,否则其在先进制程芯片生产领域的地位将遭受严重威胁。这一挑战源于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英特尔长期积累的财务压力和生产延误问题正被放大。如果未能成功吸引如苹果或英伟达这样的顶级合作伙伴,英特尔可能被迫重新审视其制造战略,潜在影响将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格局。

AI芯片基板供不应求 揖斐电上修财测净利转正增长

8月4日,全球IC基板龙头揖斐电(Ibiden)于日本股市盘后发布重大财务预测修正。受生成式AI芯片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公司宣布全面上调2025财年(2024年4月-2026年3月)业绩指引,标志着净利润时隔一年重返增长轨道。

联发科天玑9500芯片技术解析:重塑旗舰手机性能格局

2025年高端移动芯片市场竞争进入关键阶段,联发科下一代旗舰平台天玑9500的架构细节近日密集曝光。据权威数码博主最新测试数据,该芯片在GPU能效比上实现跨越式突破,较前代提升幅度超40%,同时光追渲染性能增幅同步突破40%大关,有望推动移动端游戏帧率首次突破100FPS阈值。

英伟达H20芯片陷中美双向困局 数十亿美元订单悬而未决

2025年8月1日 -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虽获美国政府口头出口解禁承诺,却陷入美国商务部审批迟滞与中国网络安全审查的双向夹击,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前景扑朔迷离。

美国关税政策加速台湾半导体及电子产业链布局美国步伐

美国近期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成为重要风向标,特别是针对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等电子产品的税率调整至20%,虽低于前期方案但仍显著高于日韩及台湾地区内部预期。这一税率政策,叠加潜在的"232条款"调查结果及对半导体产业可能的额外关税影响,正强力驱动台湾地区领先的半导体及电子供应链企业加速评估或落实在美国投资设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