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 转换器 EMI 的工程师指南 - 第 1 部分,规范和测量

发布时间:2019-08-9 阅读量:1374 来源: 德州仪器 发布人: CiCi

简介


多数电源应用必须减少电磁干扰 (EMI) 以满足相关要求,系统设计人员必须尝试各种方法来减少传导和辐射发射。

 

电磁兼容性 (EMC) 标准的合规性(例如,针对多媒体设备的 CISPR 32,针对汽车应用的 CISPR 25)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与产品开发成本和上市时间息息相关。

 

对于 DC/DC 转换器而言,虽然采用开关更快的电源器件可以提升开关频率并缩小尺寸,但在开关转换期间出现的开关电压和电流转换率(dv/dt 和 di/dt)有所提升,通常引起 EMI 加剧,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


例如,氮化镓 (GaN) 电源器件的开关速度极快,导致高频条件下的 EMI 增加 10dB。EMI 滤波器是电力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总体积和总重量方面占比相对较大。因此,必须非常关注系统的 EMI 降噪和抑制,不仅要满足 EMC 规范,还需降低解决方案成本并提高系统功率密度。


本文是 EMI 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回顾了相关标准和测量技术,主要侧重于传导发射。表 1 列出了与 EMI 有关的常用缩写和命名法。


 表 1:与 EMI 和 EMC 相关的常见缩略语、缩写和单位。.png

  1:与 EMI EMC 相关的常见缩略语、缩写和单位。

EMC 监管规范


EMC 指系统或内含元器件在其电磁环境中按要求运行,不会对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超出容限的电磁干扰的能力。此类干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各种国内和国际监管规范中均设立了 EMC 条款。

 

在欧盟区域内,通信市场销售的电源产品多年来通常采用 EN 55022/CISPR 22 产品标准,从而在传导和辐射发射两方面满足合规性要求,欧盟之外参照此标准的电源产品使用 CE 符合性声明 (DoC),满足欧盟 EMC 指令 2014/30/EU 的合规性。

 

针对北美市场设计的产品符合 FCC 第 15 部分 的限值。IEC 61000-6-3 和 IEC 61000-6-4 通用 EMC 标准分别适用于轻工业和工业环境。


然而,在辐射方面,EN 55032 产品标准已取代 EN 55022 (ITE)、EN 55013(广播接收器和相关设备)和 EN 55103-1(音视频设备)。这一新标准正式成为符合 EMC 指令的统一辐射标准。更具体地说,之前根据 EN 55022 进行测试并在 2017 年 3 月 2 日后运往欧盟的所有产品,必须符合 EN 55032 的要求。

 

随着 EN 55022 标准撤销并由 EN 55032 取代,电源制造商和供应商需要按照新标准更新其 DoC 证书,从而合法地使用 CE 认证徽标。图 1 显示了在 150kHz 至 30MHz 的适用频率范围内,使用准峰值 (QP) 和平均值 (AVG) 信号检测器进行的传导发射的 EN 55022/32 A 类和 B 类限值。

 

                                              image.png

1:使用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测器的 EN 55022 A 类和 B 类传导发射限值。

 

对于汽车终端设备,未来 EMC 合规性的主要推动力无疑来自于通过车辆间通信支持的自主车辆。针对“板载接收器保护”的 CISPR 25 规范已针对传导发射设置了严格的限制,在 FM 频带(76MHz 至 108MHz)的限制尤为严格。

 

从监管角度而言,UNECE 10 号法规在 2014 年 11 月取代了欧盟的汽车 EMC 指令 2004/104/EC,其中要求制造商必须取得所有车辆、电子元器件 (ESA)、元器件和独立技术单元的型式认证。

 

CISPR 25 测试的传导发射均在 150kHz 至 108MHz 频率范围的特定频带内进行测量。具体而言,调节频率范围分布在 AM 广播、FM 广播和移动服务频带之间,如图 2 中的图象和表格所示。图 2 还绘制了 CISPR 25 5 类(最严苛的要求)的相关限值图象。尽管频带之间的带隙允许更高的噪声尖峰,但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根据其特定的内部 EMC 要求选择扩展这些频率范围。这些要求通常基于国际 IEC 标准,仅更改不同测试或限值的少量参数,其核心内容保持不变。

 

image.png

2CISPR 25 5 类传导发射限值

 

为了应对 CISPR 25 限值带来的挑战,尤其是 FM 频带方面,请注意,50Ω 测量电阻产生的 18dBμV 对应的噪声电流仅为 159nA。

 

测量传导 EMI


LISN 测量 EUT 产生的传导发射。它是插入 EMI 源和电源之间测量点的接口,确保 EMI 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图 3 所示为根据 CISPR 16-1-2 [12] 或 ANSI C63.4标准定义的标准 50μH LISN 的功能等效电路(并非完整原理图)。


LISN 提供:

在给定频率范围内,产生经过校准的稳定信号源阻抗。

在该频率范围内,将 EUT 和测量设备与输入电源隔离。

与测量设备建立安全适用的连接。

单独测量两条线路的总噪声级别,图 3 中以 L 和 N 表示。


image.png

3:使用 V LISN 进行的传导发射测量。

 

简而言之,使用信号源阻抗已知的预定义测试方案能够获得可重复性结果。注:LISN 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独立 LISN 电路。

 

LISN 的实质是 pi 滤波器网络。通过低通电感-电容 (LC) 滤波器,EUT 与输入电源线 L 和 N 相连,如图 3 所示。LISN 电感值基于在产品理想安装状态下,电源线的预期电感。

 

CISPR 16 和 ANSI C63.4 为 LISN 指定了一个 50μH 电感,该值与电信设备中约 50 米的配电布线系统的电感相符。相反,CISPR 25 指定 5μH LISN,与汽车线束的近似电感相对应。

 

LISN 为噪声发射信号提供明确定义的阻抗。LISN 制造商通常提供校准曲线,指示特定测量频率范围内的标称阻抗。根据 CISPR 16-1-2,允许的容差是 ±20% 的幅值和 ±11.5° 的相位。

 

对于使用 EMI 接收器或频谱分析仪进行的测量,噪声信号可通过高通滤波器网络(如图 3 所示)获得,该网络的耦合电容为 0.1μF,放电电阻为 1kΩ,测量端口的端接电阻为  50Ω 。图 4 显示了在 150kHz 至 30MHz 的频率范围,(50μH + 5Ω) || 50Ω LISN 的模拟阻抗图。

 

image.png

4:在 150kHz 30MHz 的调节频率范围内,测量端口处的 50Ω,50μH LISN 标称阻抗特性。

 

针对汽车应用的 CISPR 25 测试装置


图 5 显示了 CISPR 25 推荐的传导发射测试装置。该标准定义了待测系统的处理方式以及测量方案和设备。根据 CISPR 25 规范,LISN 在此处指定为 AN。当汽车功率回流线超过 200mm 时,EUT 远程接地,需要两个 AN:二者分别用于正电源线和功率回流线。相反,如果汽车功率回流线不超过 200mm,则 EUT 本地接地,只需将一个 AN 应用于正电源。


AN 直接安装在基准接地平面之上,AN 外壳与接地平面相连。电源回流线还与电源和 AN 之间的接地平面相连。将 EMI 接收器连接到相应 AN 的测量端口可确保成功测量每条电源线上的传导发射。与此同时,插入另一条电源线的 AN 的测量端口端接 50Ω 负载。

 

 image.png

5CISPR 25 传导 EMI 测试方案(电压法)概述。

 

图 6 显示了用于预合规测试的 CISPR 25 传导发射试验室。LISN 是右侧的蓝色箱体,锂离子汽车电池位于其后,DUT 位于左侧的绝缘材料上。为了在特定电源电压下(例如 13.5V)进行测试,使用可变电压源从试验室外部通过隔板馈电。结果通过各自的 LISN 在线路端(热回路)和返回端(接地)获取。

 

image.png

6:使用两个单极 LISN 和铜箔接地平面的 CISPR 25 传导 EMI 测试装置。

 

图 7 显示了典型的 CISPR 25 传导 EMI 扫描结果,黄色和蓝色分别表示峰值和平均测量值。我们可以看到 DC/DC 转换器安静地运行,传导发射远低于严格的 5 类限值。这种测量技术在 30MHz 以上发生改变,因为 EMI 接收器的 RBW 从 9kHz 调整为 120kHz,可能导致测量噪底发生变化。


image.png

7:典型的 CISPR 25 传导 EMI 测量。

 

总结

有意或者无意产生的电磁能量均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商业产品需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将产生的电磁能量降至最低水平。

世界各地的许多管理机构均对允许最终产品产生的传导和辐射 EMI 的等级进行了规定。采用适用的测量技术可以定量分析此类发射,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符合法规的合规性。

 

EMC 要求通常事关在 AC 电源线(和信号线)所测量系统的整体情况,而 DC/DC 转换器作为子元器件,并没有具体的 EMC 限值。然而,用户可以执行预合规性测试,确定 EMI 是否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资讯
150dB动态范围+光子级感知:解码ADAS的"视觉超能力"

当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消失的人口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时(超110万人死亡,2000-5000万人受伤),科技正在成为人类对抗道路死神的最强盾牌。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中,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如同数字化的守护天使,通过车规级传感器与AI算法的精密协作,正悄然改写交通安全的历史剧本。而这一切革命性变革的核心密码,就藏在那些比人类视觉敏锐百倍的"电子之眼"中。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