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EMS代工厂商伟创力长沙工厂停产:华为已将其从供应链体系剔除

发布时间:2019-07-18 阅读量:974 来源: 爱集微 发布人: CiCi

早在今年5月就有消息称华为代工之一的珠海伟创力已经停止为华为代工,而华为也于5月20日晚间将伟创力珠海工厂内的相关物料及设备运走。

接着,根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相关报道,在5月29日,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华为手机生产业务已经全面恢复,并且珠海市斗门区区长马洪胜亲自带队前往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开展调研服务,听取了企业生产情况介绍和需求建议,目前创力珠海工业园区生产活动一切正常。

伟创力.png

7月12日,财新网报道,伟创力长沙工厂已停产,涉及华为手机产线。

财新网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自2019年3月开始,伟创力一期项目的生产已经遭遇困顿。至迟于2019年5月,伟创力就已停产。伟创力长沙项目主要产能面向华为手机,受限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伟创力的生产受到很大冲击。

今(18)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伟创力长沙工厂停产的根本原因是华为目前已经将伟创力彻底从供应链体系中剔除。

此外,凤凰网科技还提到,包括当时珠海伟创力曾在表面上恢复过华为手机生产业务,但其过程几经反复,要求华为承诺各种保障条件,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面停止生产。

伟创力是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EMS代工厂商,于196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是华为的代工厂之一,华为部分旗舰机均由伟创力所代工。

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是华为和伟创力联手在中国中部地区布局的首个智能制造生产基地。2018年9月6日,华为董事、首席供应官姚福海表示将把长沙望城作为华为的第二制造中心,规划布局1.5亿台智能终端的产能,并将华为HUB仓落户望城,打造1小时物料配送生态供应圈。今年2月长沙方面消息称,伟创力长沙工厂现有16条SMT生产线和23条组装线正式投产,在岗生产人员超5000人,手机日均产量达6万台,投产以来出货总量超500万台。

据熟悉双方合作的人士透露,从美国把华为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之后,伟创力迅速做出反应,要求其在全球的所有工厂马上停止了与华为的一切合作,包括停止生产和拒绝发货,且拒不归还华为所有权的设备和物料

相关资讯
大立光7月营收创年内新高 高端镜头占比提升驱动旺季行情

光学镜头龙头大立光(3008.TW)公布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7月合并营收达54.13亿元新台币,较6月大幅增长31%,同比微降0.1%,创下本年度单月营收峰值。累计前7个月总营收316.6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反映产业链复苏态势。

电视面板8月价格走势分化 中小尺寸止跌大尺寸跌幅收窄​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8月5日发布的最新面板价格数据,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电视面板市场在8月上旬迎来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及50英寸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本月上旬结束连续6个月的跌势,正式止跌回稳!而大尺寸面板(55英寸、65英寸、75英寸)虽然延续跌势,但跌幅已明显收敛至约1美元。

鸿海7月营收创新高,AI与消费电子驱动同比增长7.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合肥亮相,破解工业柔性制造难题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芯联集成2025年中业绩:毛利由负转正,AI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新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