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3 阅读量:1213 来源: 111 发布人: Jude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说企业关门你矫情什么。甲骨文的撤出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你懂的。
甲骨文中国研发裁员计划于2019年5月7日宣布,之后的社会新闻和评论甚嚣尘上,有对企业“良心裁员”的赞美,也有“养老院关门“,”对N+6还不满足“,”拿到百万礼包“来自不知是同行还是不明真相吃瓜者心中泛起的羡慕嫉妒恨。作为北京site500人裁员名单上的一员,我本来想平静度过这段时期,终于忍不住了,我不想离开甲骨文的同时,还要被贴上“混吃等死“的标签。
首先说一下我的资历,证明我不是喷子。我2006年加入甲骨文研发,到现在13年,期间获得4次晋升,经历5个产品级转换。裁员宣布前,在甲骨文公共云基础设施产品线做高级开发经理,带领一个全球团队,包括中国和加拿大有10多位架构师,开发工程师和运营工程师。我们团队负责甲骨文全球云上的一个运营后台服务,这个服务产品到今天为止(2019年5月10日)还在每日解决和诊断甲骨文全球云上客户问题3000多个。这应该还算是一份说得过去的成绩单吧。
“哪个企业不裁员,N+6的良心赔偿,还要啥自行车!”
看到这句评论,不知为何,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人佝偻着身体趴在电脑边看着新闻,心中想着自己当年被公司扫地出门只有N+1甚至更少,不由咬牙切齿,肝火上升,阿Q对小D骂道“我都没盘辫子,你怎么配用一根筷子盘辫子!“
先普及下法律。劳动法上来说,N+6这个方案并不是裁员补偿,而是双方协商自愿解除的补偿方案,通常资方为了成本,名声,市场相关利益权衡,会尽量给出高的补偿使员工签字同意解除。如果协商双方不能达成,资方会走法律上单方解除,就是我们常说的裁员,补偿将是劳动法的最低限N。
这次甲骨文裁员规模如此之大,超达900人,而这仅是关闭中国研发中心的第一波;针对性之强,不像其他地区是部分裁员,在中国研发的产品线基本是一锅端,从经理到员工一个不留;发生之突然,甲骨文并没有打算给工作交接时间,很多员工是在5月7日当天被HR约谈才知道自己被裁;时间之紧迫,5月7日宣布,5月22日之前签字,5月31日之前走人。而每年5月是甲骨文财年的末月,赶在财年报告之前裁员,N+6必定是一个资方经过人力数据统计,反复演练,完成董事会下达任务,快速减少人数的最小成本方案。却被冠以“良心”,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不应该以“良心”来评价企业的行为,相信cost-effective,遵守法律守则,这是我在外企养成的思维模式。
另外,从5月7日到5月22日是法律上的双方协商阶段。资方提出的方案只有一个,不可能利于所有900人,每个员工有自己的现实状况。据我所知,有的女员工处在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另外,甲骨文研发员工的收入并非外界传言那么高,股票期权是仅有的激励手段,有股票期权的员工每年6月行权,本来12个月兑现一次的收入因为仅差几天未满12月而分文不得,这也显失公平。种种情况,员工当然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是一个法律上正当的行为。并无好坏,为何要被冠以“赖”,“无理取闹“的字眼?
金观涛先生曾经提出现代文明社会两大要素“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一个人被法律赋予的正当行为如果被道德绑架,那这个社会就会人人自危。
我期望在我们的国度,如果有一天公民要维权,你不必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不必是一个已经被逼进角落近于绝望的人才有道德资格获得支持和救助。
“这些人应该裁,混吃混喝等退休!“
以我的个人经历和体会,2012年前,甲骨文确实比较风光,有面子有钱,不过那时候中国互联网还没有流行996,IT行业岁月静好。
自从2012年转到了甲骨文全球云产品线之后,我们组先做甲骨文全球云上的基础模块,configuration,globalization,commandline等,到现在我们中国团队独立负责一个全球云上的基础云服务,从需求,设计,开发到在线运营的工作,与美国,加拿大,印度的其他全球团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是我们中国团队在甲骨文的全球竞争环境中从睁眼一抹黑到拥有稳定良好信誉的成长拼搏过程,是“混吃等死”就能获得的么?
为了能够证明我们在中国时区也能做好产品,团队里的兄弟姐妹们白天写代码,晚上与老外开电话会议,还要在晚上10点到上午10点值守北美时间的生产环境。我们所做一切就是不希望让美国总部觉得我们在中国就在能力和时间上有所不逮,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努力消除中国和美国之间工作上的gap,而今中国研发中心即将关闭,我的中国团队也在第一波5月7日宣布全部裁掉,我对团队的兄弟姐妹们深深的愧疚,更对甲骨文高层以地域划分简单粗暴的裁员而愤怒。
也许会有人说,你的团队也说明不了其他部门。的确,甲骨文中国研发有些员工作效率低下,混日子,好像有个曾经在甲骨文工作过但上班期间心无旁骛耕耘于房地产领域的某网红,最近还蹭热度发微博描述甲骨文的养老生活。对此我坦白说一句,欧美企业的宽松工作文化被某些国人耍小聪明利用,临了还要冷嘲热讽老东家一番,吃相尽显。
但我想说,在第一波5月7日被裁掉的产品线,包括了Cloud,peoplesoft等非常优秀高效的团队。有图有真相,以下是美国同事发给中国某个被裁同事的消息截图:
“我认为这是我曾经一起工作的最好的团队!“
最后一句话 “如果你在美国,我会毫不迟疑雇佣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说企业关门你矫情什么。甲骨文的撤出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你懂的。当满大街都是996,都是KPI,我也许会想起晚上10点在软件园里绕圈口中英文念念有词排练即将开始的presentation的那个人,会想起来自不同文化却在一起电话会议的那些声音。
来源:牧童吹笛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正以颠覆性优势引领工业充电器变革——其超快开关速度与超低损耗特性,驱动功率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时解锁了传统IGBT无法企及的新型拓扑架构。面对工业应用对高效隔离式DC-DC转换的严苛需求,本文将深入解析从600W至深入解析从600W至30kW全功率段的拓扑选型策略,揭示SiC技术如何成为高功率密度设计的核心引擎。
在汽车电子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车载时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正成为决定整车性能的核心命脉。作为电子架构的"精准心跳之源",车规级晶振的选型直接影响ADAS感知、实时通信、动力控制等关键功能的稳定性。面对严苛路况、极端温差及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挑战,工程师亟需兼具高稳定性与强抗干扰能力的时钟解决方案——小扬科技将聚焦车规级晶体/晶振核心参数,3分钟助您精准锁定最优型号。
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图像传感器的选型是设计与开发各类设备(涵盖专业与家庭安防系统、机器人、条码扫描仪、工厂自动化、设备检测、汽车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选择最适配的图像传感器需要对众多标准进行复杂的综合评估,每个标准都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从光学格式(Optical Format)和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到色彩滤波阵列(CFA)、像素类型、功耗及特性集成,这些考量因素多样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压控晶振(VCXO)作为频率调控的核心器件,已从基础时钟源升级为智能系统的"频率舵手"。通过变容二极管与石英晶体的精密耦合,实现电压-频率的线性转换,其相位噪声控制突破-160dBc/Hz@1kHz,抖动进入亚纳秒时代(0.15ps)。在5G-A/6G预研、224G光通信及自动驾驶多传感器同步场景中,VCXO正经历微型化(2016封装)、多协议兼容(LVDS/HCSL/CML集成)及温漂补偿算法的三重技术迭代。
在电子设备的精密计时体系中,晶体振荡器与实时时钟芯片如同时间系统的"心脏"与"大脑":晶振通过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基础频率脉冲,为系统注入精准的"生命节拍";而实时时钟芯片则承担时序调度中枢的角色,将原始频率转化为可追踪的年月日时分秒,并实现闹钟、断电计时等高级功能。二者协同构建现代电子设备的"时间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