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电显示正常,进行操作启动,即跳“GF”故障,并未运行起来,或者是一点运行的迹象都没有。很痛快地即跳接地故障了。此时的“GF”故障相当于其它变频器的“OC”故障,故障部位在逆变模块或驱动电路。CPU在发送触发脉冲的瞬间,检测到某只IGBT管子有异常大的管压降,未能在触发脉冲到来期间正常开通。事实上在此时间内,变频器的电流互感器根本未检测到输出电流的信号。此时的“GF”故障信号是由驱动电路的模块故障检测电路,回馈CPU的。(此故障动作由试验得出。)修复与检查:检测逆变块的好坏,尤其不能忽略对触发端子的检查检查驱动电路,尤其不能忽略对驱动电源滤波电容的检查,测量驱动电压正常,但是否有一定的电流驱动能力。
运行中跳“GF”故障,为电流检测电路报的故障。须区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正常的故障停机动作,由电流互感器检测到异常的过流,报CPU实施故障停机保护一方面为电流互感器的后续电流信号处理电路不良,如电阻元件变值等使“GF”故障电压整定点漂移,造成误报故障。电流互感器来的信号,一路经由运算放大器处理,送CPU用作电流显示及故障报警处理,一路送电压比较器,报出“GF”故障。修复与检查:当落实确为误报故障时,并不一定非得换主板修复,详查电流互感器及其后续电路应能修复之。顺便分析一下,当运行中报OL1、OL2、OL3过流故障时,是由电流互感器及后续电流信号处理电路,在运行中检测电流信号,送CPU后,经判断、降频等处理后,报出的过流故障信号。
对于突发性的异常过流故障,或模块损坏、驱动电路异常故障,则直接由驱动电路回馈CPU,CPU则会报出OC故障。由此联想到其它变频器对欠压、过压故障的不同处理。对于欠压,上电后经检测延时,至少5秒以后,才报出。5秒前启动可以运行,但接着跳欠压故障对于过压故障,上电后即跳故障,禁止运行。可见出设计人员对过压故障的重视程度要大于欠压故障,也可知道,过压故障对变频器的危害会大于欠压故障对变频器的危害。而设计人员对不同故障报警的处理,也便可以理解了。
随着变频器使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变频器报警跳闸的故障情况,为了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变频器,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我们总结了如下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其排除对策。
过电流,原因: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超过过电流检测值(约为额定电流的2倍或200%)。 解决办法: 检查输入三相电源是否出现缺相或不平衡,检查电机接线端子(U、V、W)电路之间有无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检查电机电缆(包括相序),检查编码器电缆(包括相序),检查电机功率是否匹配,检查在电机电缆上是否含有功率因数校正电容或浪涌吸收装置,检查变频器输出侧安装的电磁开关是否误动作,检查变频器的加速时间,检查变频器的参数设定(电机相关参数)
过载,原因: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超过电机或变频器的额定负载能力(约为额定值的160%)。 解决办法: 检查负载是否过重,检查变频器输出三相是否平衡,检查在电机电缆上是否含有功率因数校正电容或浪涌吸收装置,检查变频器输出侧安装的电磁开关是否误动作,检查变频器的加速时间,检查变频器的参数设定(电机相关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