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利用万用电表检测小功率三极管的极性、管型及性能的各种方法,对大功率三极管来说原则上也是适用的。
但是,由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工作电流较大,因而其PN结的面积也较大,其反向饱和电流(ICbo、Iebo、Iceo‘)也必然增大。若像检测小功率管极间电阻那样,使用万用表的R×lk挡。必然使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给正确判断带来一定困难。
检测三极管的好与坏主要是测量极间阻值来判断PN结的好坏。用万用表R×100档测发射极和集电极的正向电阻,利用三极管内PN结的单向导电性,检查各极间PN结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出都是低阻值,说明管子质量是好的。如果发现测出的阻值正向电阻非常大或者反向电阻非常小,说明说明管子内部有断路或者PN结性能不好管子已损坏。
用万用表R×100或者R×1K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电阻,必有一只脚对其它两脚电阻值相似,那么这只脚是基极,如果红表笔(正表笔)接基极,测得与其它两脚电阻都小,那么这只管子是PNP管。如果测得电阻很大,那么这个管子是NPN管。找到基极后,分别测基极对其余两脚的正向电阻,其中阻值稍小的那个是集电极,另外一个是发射极,这是因为集电结较大,正偏导通电流也较大,所以电阻稍小一点。
用万用表检查管子的穿透电流Iceo,是通过测量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阻值来估计的,如果穿透电流大,阻值就较小。测PNP小功率锗管时,万用表R×100档正表笔接集电极,负表笔接发射极,相当于测三极管集电结承受反向电压时的阻值,高频管读数应在50千欧姆以上,低频管读数应在几千欧姆到几十千欧姆范围内,测NPN锗管时,表笔极性相反。测NPN小功率硅管时,由于硅管的穿透电流很小,阻值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一般表针不动或者微动。测大功率三极管时,如果测试过程中表针缓缓向低阻方向摆动,说明管子工作不稳定。如果用手捏管壳,阻值减小很多,说明管子热稳定性很差。按测量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方法,再用手指同时捏住管子的集电极与基极,表针会迅速向低阻端摆动,摆动范围越大说明三极管放大系数β值越大。
用万用表对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包括识别电极、区分PnP和NPN类型、估测放大能力等项内容。因为达林顿管的E-B极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所以应该使用万用表能提供较高电压的R×10K挡进行测量。检测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达林顿管基本相同。但由于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设置了V3、R1、R2等保护和泄放漏电流元件,所以在检测量应将这些元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加以区分,以免造成误判。
用万用表R×10K挡测量B、C之间PN结电阻值,应明显测出具有单向导电性能。正、反向电阻值应有较大差异。在大功率达林顿管B-E之间有两个PN结,并且接有电阻R1和R2。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时,当正向测量时,测到的阻值是B-E结正向电阻与R1、R2阻值并联的结果;当反向测量时,发射结截止,测出的则是(R1+R2)电阻之和,大约为几百欧,且阻值固定,不随电阻挡位的变换而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功率达林顿管在R1、R2、上还并有二极管,此时所测得的则不是(R1+R2)之和,而是(R1+R2)与两只二极管正向电阻之和的并联电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