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有关谐波电流的相关知识,开始小编对谐波电流也不是很了解,希望对谐波电流有所了解的朋友多多指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以下
谐波电流的原理和危害。
谐波电流
谐波电流的简介
将非正弦周期性电流函数按傅立叶级数展开时,其频率为原周期电流频率整数倍的各正弦分量的统称。频率等于原周期电流频率k倍的谐波电流称为k次谐波电流,k大于1的各谐波电流也统称为高次谐波电流。谐波电流是其频率为原周期电流频率整数倍的各正弦分量的统称。将非正弦周期电流以傅立叶级数形式表征,其中频率为原非正弦周期电流的频率整数倍的各正弦电流分量的统称。
谐波电流的技术原理
MKP 和 MPP 技术之间的区别在于电力电容器在补偿系统中的连接方式。
1)MKP( MKK , MKF) 电容器
这项技术是在聚丙烯薄膜上直接镀金属。其尺寸小于用 MPP 技术的电容器。因为对生产过程较低的要求,其制造和原料成本比 MPP 技术要相对地低很多。 MKP 是最普遍的电容器技术,并且由于小型化设计和电介质的能力,它具有更多的优点。
2)MPP( MKV) 电容器
MPP 技术是用两面镀金属的纸板作为电极,用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这使得它的尺寸大于采用 MKP 技术的电容器。生产是非常高精密的,因为必须采用真空干燥技术从电容器绕组中除去全部残余水分而且空腔内必须填注绝缘油。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它对高温的耐受性能。
3)自愈
两种类型的电容器都是自愈式的。在自愈的过程中电容器储存的能量在故障穿孔点会产生一个小电弧。电弧会蒸发穿孔点临近位置的细小金属,这样恢复介质的充分隔离。电容器的有效面积在自愈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实际程度的减少。每只电容都装有一个过压分断装置以保护电气或热过载。测试是符合 VDE 560 和 IEC 70 以及 70A 标准的。
谐波电流
谐波电流的危害
谐波的危害十分严重。谐波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故障或烧毁。谐波可引起电力系统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使谐波含量放大,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谐波还会引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使电能计量出现混乱。对于电力系统外部,谐波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会产生严重干扰。
“谐波”一词起源于声学。有关谐波的数学分析在18世纪和19世纪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傅里叶等人提出的谐波分析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谐波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时在德国,由于使用静止汞弧变流器而造成了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1945年J.C.Read发表的有关变流器谐波的论文是早期有关谐波研究的经典论文。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发表了有关变流器引起电力系统谐波问题的大量论文。7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工业、交通及家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谐波所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世界各国都对谐波问题予以充分和关注。国际上召开了多次有关谐波问题的学术会议,不少国家和国际学术组织都制定了限制电力系统谐波和用电设备谐波的标准和规定。
供电系统谐波的定义是对周期性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除了得到与电网基波频率相同的分量,还得到一系列大于电网基波频率的分量,这部分电量称为谐波。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比值(n=fn/f1) 称为谐波次数。电网中有时也存在非整数倍谐波,称为非谐波(Non-harmonics)或分数谐波。谐波实际上是一种 干扰量,使电网受到“污染”。电工技术领域主要研究谐波的发生、传输、测量、危害及抑制,其频率范围一般 为2≤n≤4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
谐波电流的原理和危害的有关知识,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阅读过(谐波电流的原理和危害)的人也阅读了:
谐波-原文地址:
http://www.52solution.com/basic/3259
电力线谐波产生及危害-原文地址:
http://www.52solution.com/basic/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