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能源之星?
能源之星(Energy Star),是一项由美国政府主导,主要针对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能源节约计划。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和美国能源部(DOE)所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计划后来又被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台湾、新西兰及欧盟采纳。该计划为自愿性,能源之星标准通常比美国联邦标准节能20-30%。最早配合此计划的产品主要是电脑等资讯电器,之后逐渐延伸到电机、办公室设备、照明、家电等等。后来还扩展到了建筑,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起积极推动能源之星建筑物计划,由环保署协助自愿参与业者评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状况(包括照明、空调、办公室设备等)、规划该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动计划以及后续追踪作业,所以有些导入环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楼中也能发现能源之星的标志。
2012年11月20日,EPA公布了10余种产品类别的2013能源之星“最高能效”的最终认可标准。这些产品包括:洗衣机、电冰箱、气源热泵、中央空调、锅炉、火炉、地热型热泵、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通风扇、吊扇和窗户。相对于联邦能源部(DOE)的最低能效标准(MEPS),最高能效标准将为用户节省20-60%不等的能源费用,最低的有锅炉和火炉的19%和20%,较高的有吊扇的60%、通风机的50%、电视机的40%。
本次通过的认可标准与之前的提案基本一致,除了电视机和窗户。对于之前公布的2013电视机“最高能效”标准提案,合作伙伴给EPA的意见反馈认为,对于消费者最受追捧的35-50英寸屏幕尺寸的电视机,提议的标准过于严苛。为此,EPA做了适度的调整,此次公布的电视机“最高能效”最终标准,比之前提议的草案能效要求有所降低。尽管如此,公布的标准仍比即将出台的电视机6.0版能源之星规范要求有显著的提高。
目前能源之星版本与新6.0版本的进化方向
目前美国市场上使用的能源之星是2011年9月30日开始实施的5.3版本。能源之星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制定并进行管理。2011年4月开始开发更新版6.0,并于2012年7月确定更新版内容,2013年4月预计正式生效。查看2012年5月16日提案,便可预计加强了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在剩余期间内将无大变化。TV产品的能源之星6.0版基本轮廓已确定,故特进行介绍。
能源之星6.0版与5.3版本的不同点
能源之星与其他国家的测量基础不同的特别之处就是考虑ABC(Automatic Brightness Control)功能。TV方面,在周边设置照明度感应装置,采用调节耗电量高低功能的情况较多。这种情况称为自动调节亮度功能。而LCD通常周边较暗时降低连接BLU的电压来减少耗电量。因此5.3版本为检测适用这种功能的TV是否符合能源之星,变化周围照明度来测量耗电量。
但此次6.0版与现有的5.3版本不同,对ABC功能的算出公事进行了大的变化。之前测量周边照明度时将300 lux与0 lux时的耗电量并加权进行计算,而此次能源之星将不对这种照明度情况另行测算,单纯以数值并对数值乘1.1倍之后,判断是否符合能源之星的要求。这意味着对ABC功能仅认可10%的耗电效果,与5.3相比将可观察到耗电效果实质性减少的结果。
那是认为按现有加权法进行计算会有10%以上的效果。因此与越来越严格的能源之星无关,对ABC功能的计算方法也将会产生大变化。制造商们对变化后的测量标准熟知后,需要开发符合变化了的来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