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p接口,什么是agp接口
什么是agp接口
AGP,全称为加速图像处理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是电脑主板上的一种高速点对点传输通道,供显卡使用,主要应用在三维电脑图形的加速上。AGP是在1997年由Intel提出,是从PCI标准上建立起来,是一种显卡专用接口。
agp接口版本有几种
经过三种版本的演进,AGP最新的版本为AGP 8x(传输量为2.1GB/s),这个最新版本的AGP传输率比起最早期的AGP传输量为266MB/s(传输接口为32位,工作频率为66 MHz)要高出8倍之多。然而由于新型的主板一直不断的被研发出来,PCI Express接口就逐渐取代AGP了,但不论是AGP 8x或甚至是AGP 4x,都能为最新型的显卡提供足够的带宽,除此之外,不论是那一厂牌的AGP 8x卡,都可连接至AGP 8x或AGP 4x的插槽上。
AGP1X的总线传输率为266MB/s
AGP2X的总线传输率为532MB/s
AGP4X的总线传输率为1.06GB/s
AGP8X的总线传输率为2.1GB/s
这几种接口是向下兼容的,也就是8X可以兼容4X(8X的显卡可以用在4X的接口上,但传输速率还是4X)
agp接口工作原理
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和133MHz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66Mbps和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AGP 8X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1GB/s。
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
不同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1X模式的AGP,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带宽理论上可达到266MB/s。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在这种触发方式中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从而使得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使传输带宽达到了加倍的目的,而这种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带宽就达到了266MB/s×2(触发次数)=533MB/s的高度。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266MB/s×2(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1066MB/s的带宽了。在AGP 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然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带宽将可达到266MB/s×4(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2133MB/s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