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p是什么意思
agp概念
AGPi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的缩写,即"加速图形端口",是英特尔开发的新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AGP技术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一、使用PC的主内存作为显存的扩展延伸,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显存的潜在容量;二、使用更高的总线频率66MHz、133HZ甚至266MHz,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率。AGP总线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总线,并且将显示卡从POI:上独立出去,使得PCI声卡、SCSI设备、网络设备、I/S设备等的工作效率随之得到提高。从AGP中受益最大的是以3D游戏为主的一些3D程序。
AGP特点
刚开始的时候,AGP的高带宽被用来将3D物体的纹理数据传送给3D加速卡。一些3D加速卡仅仅是把AGP当作更快的PCI总线来使用,另外一些3D加速芯片则用到了“AGP纹理”,也就是说把大纹理储存在系统主存中,需要时直接从那里而不是本地显存里调用。当然,这在今天仍然是AGP的用途之一,但是对AGP4X的需求则是来自3D渲染过程的另一个环节——复杂3D物体的三角形数据。在一个3D场景进行转换和光照处理之前,场景中所包含的物体应当被确定,物体的细节越清晰,需要传输的三维像素就越多。比如NVidia的GeForce,作为第一个集成了转换与光照引擎的3D加速芯片,能够处理的三角形数量是惊人的,但是在这一切开始之前,所需要的数据必须被传送给它,毫无疑问,这就只有通过AGP来进行。
agp和PCI的区别
AGP vs PCI——理论上的较量 AGP和PCI根本上的区别在于AGP是一个“端口”,这意味着它只能接驳一个终端而这个终端又必须是图形加速卡。PCI则是一条总线,它可以连接许多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是显卡,也可以是网卡或者SCSI卡,还有声卡,等等。所有这些不同的终端都必须共享这条PCI总线和它的带宽,而AGP则为图形加速卡提供了直接通向芯片组的专线,从那里它又可以通向CPU、系统内存或者PCI总线。
普通的PCI总线数据宽度为32位(bit),以33MHz的速度运行,这样它能提供的最大带宽就是4byte/sX33MHz=133MB/s。尽管新的PCI64/66规范提供了64位的数据宽度和66MHz的工作频率,带宽相应达到了533MB/s,但它面向的是需要极高数据带宽的I/O控制器,比如IEEE1394或者千兆位的网卡,目前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支持。AGP同样是32位的数据宽度,但它的工作频率从66MHz开始,这样,按常规方法利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传输数据的AGP1X规范就能提供266MB/s的带宽,而AGP2X,通过同时利用时钟周期的上升和下降沿传输数据,可以达到533MB/s的带宽,比较新的AGP4X更是把带宽提高到了1066MB/s,而最新的AGP8X将带宽提高到了2.12GB/s!
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是在PCI总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图形显示方面进行优化,专门用于图形显示卡。AGP标准也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AGP 1.0、AGP2.0 ,发展到现在的AGP 3.0,如果按倍速来区分的话,主要经历了AGP 1X、AGP 2X、AGP 4X、AGP PRO,最高版本就是AGP 3.0,即AGP 8X。AGP 8X的传输速率可达到2.1GB/s,是AGP 4X传输速度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