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18 阅读量:149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据小编了解LTE-Advanced是LTE的演进,正式名称为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是基于LTE 演进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提供多种服务和更高速的数据业务。LTE-Advanced指的是LTE在Release 10以及之后的技术版本。2004年底,在3GPP中开始进行LTE的标准化工作,与3G以CDMA技术为基础不同,根据无线通信向宽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LTE采用了OFDM技术为基础,结合多天线和快速分组调度等设计理念,形成了新的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技术,又称为3G演进型系统(LTE,LONg Term Evolation)。
图1.今日LTE-Advanced标准
当前蜂窝系统(如LTE)的链路性能已经相当接近Shannon极限。从纯链路预算的角度来看,LTE-Advanced所要求的非常高的数据速率需要一个非常高的信噪比来保证,这往往高于通常无线网络所能提供的信噪比。因此有必要通过寻求一些方法来改善信噪比,2008年初,完成了LTE第一个版本的系统技术规范,即Release 8。
在此之后,3GPP中继续进行技术的完善与增强,刚刚完成了第二个技术版本(Release 9),目前正处于Release 10版本的研究过程中。它满足ITU-R 的IMT-Advanced技术征集的需求,不仅是3GPP形成欧洲IMT-Advanced技术提案的一个重要来源,还是一个后向兼容的技术,完全兼容LTE,是演进而不是革命。
多址方式与资源分配:LTE采用OFDM技术为基础,根据上行和下行链路各自的特点,分别采用单载波DFT-SOFDM和OFDMA作为两个方向上多址方式的具体实现。OFDM技术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LTE系统采用15kHz的子载波带宽,按照不同的子载波数目,可以支持1.4,3,5,10,15和20MHz各种不同的系统带宽。Release 10版本中将要引入的载波聚合技术,可以通过聚合5个20MHz的单元载波实现100MHz的全系统带宽。
图2 .LTE_Advanced的方案介绍
多天线技术:
多天线(MIMO)技术是LTE系统提高吞吐量的一项关键技术,根据天线部署形态和实际应用情况可以采用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赋形3种不同的MIMO实现方案。例如,对于大间距非相关天线阵列可以采用空间复用方案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实现很高的数据速率;对于小间距相关天线阵列,可以采用波束赋形技术,将天线波束指向用户,减少用户间干扰。对于控制信道等需要更好的保证接收正确性的场景,发射分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同时,在上行也将引入MIMO的功能,支持最多4天线的发送,最大可以空间复用4个数据流,达到16bit/s/Hz的上行峰值频谱效率。LTE Release 8版本支持下行最多4天线的发送,最大可以空间复用4个数据流的并行传输,在20MHz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超过300Mbit/s的峰值速率。在Release 10中,下行支持的天线数目将扩展到8个。相应地,最大可以空间复用8个数据流的并行传输,峰值频谱效率提高一倍,达到30bit/s/Hz。
图3 .LTE_Advanced大显身手
快速的分组调度:
无线衰落信道在时间上和频率上是变化的,在LTE中采用1ms时间长度的TTI(传输时间间隔)结合12个子载波(180KHz)频率宽度,形成PRB(物理资源块)。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系统进行快速的调度,给用户分配最优的物理资源。在所选择的物理资源上,进一步利用AMC(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形成资源的最佳利用。这样的自适应调度,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实现资源优化的分配和利用,提高全系统性能。同时,灵活的调度也可以根据业务特点为单个用户提供合理的QoS保证,相关的机制已经成为所有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中继技术:
中继(Relay)技术是LTE将在Release 10版本中开始引入的另一项重要功能(见图3)。传统基站需要在站点上提供有线链路的连接以进行“回程传输”,而中继站通过无线链路进行网络端的回程传输,因此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部署。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LTE中的中继站可以用于对基站信号进行接力传输,从而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或者用于减小信号的传播距离,提高信号质量,从而提高热点地区的数据吞吐量。
性能评估
为了评估LTE-Advanced的一些技术的潜力,按照ITU规定的评估场景对其进行了一些系统级的性能评测。对使用CoMP的系统的下行用户数据速率和系统容量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对于下行传输,使用了线性迫零波束赋形和非线性编码的组合。上行传输的调度,不同的终端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使用了干扰抑制和消除的接收器处理技术。最后,由于下行CoMP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同eNodeB所获得的信道估计的准确度,因此对eNodeB中信道估计的不同精度分别进行了研究。
评估结果显示,与LTE系统比较,使用载波聚合、协同多点传输、CoMP和中继技术并结合多天线解决方案的系统能获得显著的性能增益,小区边界处和小区内激活无线链路的平均频谱效率远大于传统系统,且协同的小区数目越多系统增益越大。在作为4G候选提案的准备过程中,按照ITU规定的评估场景对LTE/LTE-Advanced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频谱效率,VoIP容量,业务/切换时延等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者超过了ITU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之后新的系统设计,3GPP在2004年底开始技术研究与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到2008年初,完成了第一个版本Release 8的系统技术规范,形成了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以OFDM/MIMO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技术架构。LTE Release 8版本实现了100Mbit/s吞吐量的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3GPP在后续的版本中不断进行系统的完善与技术增强。
截至2010年3月,LTE Release 9的各个标准化项目都已经完成,系统新增的功能包括用户定位、多播/广播功能、双流波束赋型,家庭基站和自组织网络等。虽然并没有增加系统的峰值吞吐量,但是这些功能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在前一版本形成新的系统框架的基础上,LTE Release 9版本丰富了系统的业务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研究工作的是LTE Release 10版本,已经确定的研究内容包括前面介绍的载波聚合、MIMO技术增强、中继Relay技术以及异构网络等。载波聚合技术和MIMO技术的进一步增强将显着提升系统的吞吐量能力,实现超过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bit/s的性能目标。LTE Release 10计划的完成时间是2011年初,届时LTE的系统性能将得到一次显着的增强和完善。
在现代汽车行业中,HUD平视显示系统正日益成为驾驶员的得力助手,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导航、车辆信息和警示等功能,使驾驶更加安全和便捷。在HUD平视显示系统中,高精度的晶振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YSX321SL是一款优质的3225无源晶振,拥有多项卓越特性,使其成为HUD平视显示系统的首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电监护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医疗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源晶振 YSX211SL 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电贴产品,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对于可编程晶振选型的话,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在选择可编程晶振的时候注重晶振外观、晶振的频率、晶振的输出模式、晶振的型号等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尤其是晶振的频率和晶振输出模式以及晶振的型号都是需要注意的。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服务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而高品质的服务器组件是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YSO110TR宽电压有源晶振,作为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多项优势,成为业界必备的可靠之选。
其实对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方式有很多种,主要还是要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了,因为选择不同的测量方式步骤和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关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的方式,小扬给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