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RSS是验证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全新选项

发布时间:2018-07-17 阅读量:11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技术的进步总是令人深受鼓舞,这一点,从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发展成果上就能充分感受到。不过,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来说,真正决定其未来发展的首要因素,还是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但是,什么程度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如何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如何放心地让自动驾驶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并肩而行?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都是自动驾驶得以实现真正落地前要解决的必要问题。基于此,如何验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就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切入点。

在英特尔看来,自动驾驶行业亟待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和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行业得以健康、高效地驶向未来。

现有的验证方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自动驾驶包含了感知、规划和行动这三个层面。感知,即感知汽车内部和周边的整个环境,并采集原始数据。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技术能够验证并确保感知的准确性。其次是规划,即分析原始数据,规划策略以及做出决策。最后是行动,即执行规划,控制加速、制动和转向等。在这三个层面中,规划是保障自动驾驶安全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不仅是实现A点到B点的复杂任务,还要涉及到自动驾驶汽车与路面上其他汽车关系的处理,以及如何证明其是可验证的安全。

目前,业界有的机构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即用里程数来验证安全。这就意味着,假如要行驶300亿英里才能够证明很低的致死率的话,那么就相当于人类要在一年的365天里每天开24小时的汽车才能够得以验证。而一旦自动驾驶汽车的一条软件编码出现了变化,那么该汽车就要重新进行安全性验证。此外,如果这300亿英里都是在无人的、平直的路面上行驶而得来,这也不能证明该自动驾驶汽车就能安全应对复杂的现实路况。显而易见,这样的验证方法是一种不切实际而且也难以承担的方法。

业界还存在的另一种验证方法,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规划算法。人工智能在推动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在感知、认知方面。但是,在验证自动驾驶安全性上,人工智能存在着四个突出的问题:首先,人工智能是概率性的,它只能为自动驾驶汽车该如何采取行动提供最优推测,但是不能百分之百确保这是正确的行为;其次,人工智能无法被充分验证,因为总是会有一个全新的它原来没有接触过的环境场景出现;再次,人工智能由数据驱动,它的决策效果取决于训练时所用数据的质量,我们并不能简单的以一千万英里或者两千万英里来划定其数据质量的界限;最后,人工智能算法本身无法被正式验证,它仅限于统计学论据。因此,如果让人工智能去做规划,会带来两个直接的影响,一是行动过于保守,导致自动驾驶汽车无法从一地到达另一地;第二,需要大量的计算,这意味着需要使用运算速度为100 TOPS的昂贵硬件。而这样的自动驾驶汽车难以实现量产,因为普通大众根本负担不起。

RSS,验证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全新选项

英特尔和其子公司Mobileye发现,人类在安全驾驶上的本能概念和想法其实非常有效,基本上可以保障人类在各种驾驶情况下的安全性。因此,英特尔与Mobileye从原生的角度切入,把人类关于安全驾驶的概念和理念转化成一整套的数学公式,于2017年提出了一个开放、透明、可验证的形式化模型——责任敏感安全模型( RSS,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

RSS是行业规范自动驾驶安全的技术中立型起点,分两部分运行来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决策功能提供“安全信封”,第一部分是定义“危险情况”,第二部分是定义“恰当响应”。RSS将人们对安全驾驶的概念转化为可验证的模型,配备逻辑上可验证的规则,定义恰当的响应行为,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做出安全决策,并避免陷入由其他车辆导致的危险情况,例如:始终与前车保持安全的车距、不要刻板地使用路权等。RSS实际上是在规划层面上增加了权威性的非专有安全与透明层,来检查开发商驾驶策略(规划)软件做出的决策,是实现规划安全性的保证。简而言之:路线规划或许能够帮你一路向前,而RSS则能助你一路平安。

由于RSS是可以被验证的,因此,可以通过开放、可衡量的指标来解决统计学验证所带来的挑战。此外,RSS还能兼容任何正在规划中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当RSS 能够成为全行业接受和通用的公开标准之后,企业只要分享与RSS相关的数据即可,并不存在泄露核心知识产权的问题。

RSS有望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安全性标准

英特尔与Mobileye的一百辆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耶路撒冷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测试,证明了RSS模型的安全性。之后,英特尔和Mobileye还会在美国做相应的路测,而使用了Mobileye技术的宝马自动驾驶汽车也将会在中国展开路测。

目前,RSS在自动驾驶安全配置方面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百度的充分认可。百度将在其Apollo开源项目及Apollo Pilot商用项目中部署RSS模型。目前,Apollo项目已拥有116家全球合作伙伴。百度与Mobileye还将针对中国市场独特的驾驶风格和路况,共同验证RSS模型,并根据合作中的新发现,更新完善RSS模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有当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以数量级的水平大幅提升安全性并拯救生命时,社会才会接纳它们。因此,规范和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需要整个生态系统共同努力。以RSS为参考框架,英特尔需要并欢迎政府、监管部门、标准制定机构以及学术界彼此密切沟通合作,从而找到一种开放、透明和可验证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解决方案。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智能后视镜
AI 人工智能 语音控制 无线蓝牙音箱 解决方案开发
汽车智能踏板控制器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汽车GPS定位跟踪器 预算:¥10000
车载数字音频转换模块 预算:¥10000
卡车OBD盒子开发 预算:¥150000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广和通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的FG390系列5G模组 推动FWA产业智能化升级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供需弱平衡下的电视面板市场:减产控价能否抵御需求疲软?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

台积电晶圆代工价格调整的动因与行业影响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先进制程迭代的背景下,台积电近期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晶圆代工价格调整,涵盖2nm先进制程及美国厂区的4nm工艺,涨幅分别达10%与30%。这一决策不仅牵动英伟达、AMD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晶圆代工行业结构性变革的三大核心逻辑——地缘制造重置成本飙升、技术研发风险指数级攀升,以及AI算力驱动的市场需求爆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法说会明确指出,面对2025年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与首次流片成功率骤降至14%的技术挑战,价格策略调整是“维系技术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而英伟达CEO黄仁勋“高价但必要”的公开背书,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头部企业对技术代际红利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英特尔战略聚焦:拟剥离网络及边缘计算业务加速核心赛道突围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透露,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及边缘计算(NEX)部门,以配合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提出的“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转型。该部门2024年营收达58亿美元,但因其业务方向与公司未来重心偏离,或将被出售或重组。

2025首季面板战报:京东方蝉联榜首,中国OLED市占首超韩国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特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季度总出货量约5.4亿片,同比微增0.6%。尽管部分国家延续显示产业补贴政策,但受终端品牌库存策略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从竞争格局看,京东方(BOE)以1.3亿片、24.3%的市占率蝉联榜首,三星显示(SDC)以8100万片稳居第二,TCL华星(CSOT)则以7500万片出货量首度跻身全球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