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Fusion技术助力三星7LPP EUV工艺降低功耗、缩小面积并提高性能

发布时间:2018-07-5 阅读量:9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Miya编辑

全球第一大芯片自动化设计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全球第一大芯片接口IP供应商、信息安全和软件质量的全球领导者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近日宣布,新思科技Design Platform Fusion 技术已通过三星认证,可应用于其7纳米(nm)低功耗+(LPP-Low Power Plus)工艺的极紫外(EUV)光刻技术。新思科技Design Platform为基于EUV单次曝光布线和连排打孔提供完备的全流程7LPP支持,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的可布线性和利用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压降(IR-drop)。新思科技的SiliconSmart 库表征工具对于研发在该认证工艺上建立参考流程所使用的基础IP非常关键。三星已经认证了新思科技 Design Platform工具和参考流程,该流程与Lynx Design System兼容,配备用于自动化和设计最佳实践的脚本。该参考流程可通过三星Advanced Foundry Ecosystem (SAFE) 计划获得。


三星电子代工市场营销团队副总裁Ryan Sanghyun Lee表示:“通过与新思科技的深入合作,我们7LPP工艺上的认证和参考流程将为我们共同的客户在设计上实现最低功耗、最佳性能和最优面积。使用经过验证并集成了Fusion技术的新思科技 Design Platform,我们的代工客户可以放心地使用新思科技最先进的EUV工艺量产他们的设计。”


新思科技设计事业部营销与商务开发副总裁Michael Jackson表示:“我们与三星的工具和参考流程合作重点在于使设计人员能够使用三星最新的EUV 7LPP工艺在最高可信度下获得最佳结果质量。采用集成了Fusion技术的新思科技Design Platform,可扩展7LPP参考流程将使设计人员能够轻松实现他们期望的设计和时间目标。”


基于ARMv8架构的64位Arm Cortex-A53处理器被用于结果质量(QoR)优化和流程认证。新思科技Design Platform 7LPP参考流程的关键工具和功能包括:
●IC Compiler II布局和布线:基于EUV单次曝光的布线具备优化的7LPP设计规则支持,以及连排打孔以确保最大的设计可布线性和利用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压降。
Design Compiler Graphical RTL综合:与布局布线结果的相关性,拥塞减少,优化的7LPP设计规则支持以及向IC Compiler II提供物理指导 。
IC Validator物理signoff:高性能DRC signoff,LVS感知型短路查找器、signoff填充、模式匹配和独特的采用Explorer技术的Dirty Data分析,以及带有DRC自动修复的设计内验证和在IC Compiler II中的准确感知时序的金属填充。
PrimeTime时序signoff:近阈值超低电压变化建模,过孔变化建模和感知布局规则的工程变更指令(ECO)指导。
StarRC寄生参数提取:EUV基于单次曝光模式的布线支持,以及新的提取技术,如基于覆盖率的过孔电阻。
RedHawk Analysis Fusion:ANSYS RedHawk?驱动的在IC Compiler II中的EM/IR分析和优化,包括过孔插入和电网增幅。
DFTMAX和TetraMAX II测试:基于FinFET、单元感知和基于时序裕量的转换测试以获得更高的测试质量。

Formality形式验证:基于UPF、带状态转换验证的等价性检查。


目前可通过SAFE计划获得与新思科技Lynx Design System兼容并经认证的可扩展参考流程。Lynx Design System是一个全芯片设计环境,包含创新的自动化和报告功能,可帮助设计人员实施和监控其设计。它包括一个生产化RTL-to-GDSII流程,可简化和自动化许多关键的设计实现和验证任务,使工程师能够专注于实现性能和设计目标。SAFE计划提供由三星认证支持并经广泛测试的工艺设计套件(PDK)和参考流程(与设计方法)。

重点:
采用Fusion技术的新思科技Design Platform为三星7LPP工艺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带来功耗、性能和面积方面的优势。
为基于单次曝光布线,以及连排打孔提供完备的全流程支持,在Design Compiler Graphical RTL综合,IC Compiler II 布局和布线以及PrimeTime时序signoff中最大程度地实现设计的可布线性。
工具认证包括与Lynx Design System兼容的可扩展7LPP参考流程,使用64位Arm Cortex-A53处理器进行结果质量优化和流程验证。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