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爆品重磅来袭,“光”之城开启在即

发布时间:2018-03-10 阅读量:713 来源: 发布人:

2018年3月14日至16日,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亚洲激光、光学以及光电的大型盛会,光博会上发布的新品以及技术将很大程度影响着今年光电行业的发展。如此大型盛会,怎能少了OFweek激光网的身影呢?作为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网站,届时OFweek激光网将以直播报道的形式为各位业界人士带来足不出户的极致现场体验。

此外,蓝菲光学、大族激光、华工激光、西安炬光、NKT Photonics以及IPG Photonics等知名企业已经应邀参加OFweek激光网独家直播报道,直播现场链接请点击:http://live.ofweek.com/live/117,无限精彩尽在其中!


在观看直播之前,小编也为各位观众略备了一份“薄礼”——企业简介,点击进入直播,便可享受足不出户的极限观赏体验。

往届慕尼黑光博会现场

蓝菲光学:
作为光测量领域的领导企业,蓝非光学除了巩固其在传统领域的产品和地位,近来开始开拓其积分球光源产品在成像传感领域的应用。借助基于积分球光源的辐射定标技术,蓝非光学开始为消费电子品和机器视觉等工业领域的成像传感器提供标定解决方案。借助蓝菲光学的这一技术,成像传感器能够对外界真实光学物理量进行成像检测,极大地拓展了成像传感器的能力。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整套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打标机系列、激光焊接机系列、激光切割机系列、新能源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演示系列、PCB钻孔机系列、工业机器人等多个系列200余种工业激光设备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华工激光:
在今年的慕尼黑光博会上,华工激光将通过“精密”以及“智装”两个主题来勾勒其未来发展的蓝图。精密:面板行业新品发布,自动化智能化研发实力;智装:三维五轴VR互动体验,漫威6000超性价比切割实力。

西安炬光:
据消息称,西安炬光将与德国LIMO在本次慕尼黑光博会上举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激光光学技术研讨会。同时,西安炬光也将与德国LIMO推出多款新品进行全新展示。

NKT Photonics:
NKT Photonics致力于研发、制造商用和工业级特种微结构光纤(光子晶体光纤)、高功率光纤放大器、超连续白光光源和超窄线宽DFB光纤激光器。这些产品均已在众多领域得以应用,如:生物光子学、计量、光纤传感、相干通信、测试测量、高精度光谱学以及激光雷达等。

IPG Photonics:
IPG Photonics将带来YLS-15kW 切割版 YLPP-25-3-50-R皮秒脉冲激光器新品的展示。据了解,YLS-CUT激光器系列专为要求严苛的切割应用而开发。市面上最小尺寸的高功率激光器,可被轻松集成到切割机中。激光器自带除湿器,封装在气密型机柜中,使激光器可以在最恶劣的生产环境中使用。

时间分分秒秒流逝着,如今距离慕尼黑光博会正式开幕时间已不足1天,3月14日,OFweek前方直播人员将准时为您带来现场最新盛况,爆品多多,精彩无限!让我们相约慕尼黑光博会吧!
相关资讯
机器人产业临界点将至:王兴兴揭示大模型成规模化最大挑战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7月数据揭幕:车载镜头高歌猛进,手机业务仍承压前行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美国发放出口许可 英伟达H20芯片重返中国市场仍存安全争议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英特尔高层战略分歧曝光:代工业务存废引发董事会博弈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 Q2财务报告:营收超预期增长,连续三季度同比上扬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