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icon Labs新推出EFM32 Tiny Gecko微控制器MCU

发布时间:2018-03-12 阅读量:89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lina编辑


Silicon Labs 扩展其广受欢迎的EFM32™ Tiny Gecko微控制器(MCU)系列产品,旨在满足开发人员进行下一代安全、电池供电型物联网(IoT)连接设备的设计需求。Silicon Labs新型EFM32TG11 Tiny Gecko MCU为需要长电池寿命的设备提供了低成本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且不会减弱功能和降低安全性。

Tiny Gecko 11 MCU是智能电表、个人医疗设备和家庭自动化产品的理想选择,这些产品通常具有多个传感器、本地显示和触摸控制。新型MCU可在IoT设计中作为独立微控制器或搭配网络协处理器使用,这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出色的设计灵活性。



Tiny Gecko 11 MCU优化设计旨在满足通过无线接入点、网关和集线器提供云连接的电池供电型应用。当在许多轻量级无线应用中搭配使用Silicon Labs无线收发器、SoC或模块时,Tiny Gecko 11 MCU能够同时管理应用程序和无线连接。当与诸如802.11 b/g/n Wi-Fi®等复杂协议一起使用时,Tiny Gecko 11可被分配去独立管理MCU应用,从而简化无线系统设计。Tiny Gecko 11 MCU包含充足的存储器、传感器接口、外设、通信链路和支持无线应用或者独立MCU应用的硬件加解密模块。

基于48 MHz运行速率的ARM® Cortex®-M0+处理器,Tiny Gecko 11 MCU提供足够的处理能力,同时保持极高的能效。这些MCU具有低运行电流(37μA/MHz)、快速唤醒、一系列睡眠模式(深度睡眠时为1.3μA)以及其他增强的功能和架构来满足安全、电池供电型IoT产品对于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设计需求。

Tiny Gecko 11 MCU集成了一系列可扩展应用潜能的功能特性:

·高级电容式感应控制器,具有触摸唤醒功能,适用于需要触控接口的应用

·低功耗传感器(LESENSE)接口,可在深度睡眠模式下自主感测

·专利技术的8x32段LCD控制器,功耗降低高达40%

·CAN控制器,用于工业应用中有线连接

·一流的硬件加密,支持AES、哈希函数(SHA)、循环冗余校验(CRC)、高能效真随机数生成器(TRNG)、安全管理单元(SMU),实现精细的设备安全访问

新型Tiny Gecko MCU与其他类型EFM32 Gecko在软件和引脚上兼容,与以前的Tiny Gecko产品相比,具有更大的闪存(高达128kB)和RAM(高达32kB),这使得开发功能丰富且支持诸如Micrium OS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嵌入式应用设计变得更加容易。

价格和供货

EFM32TG11 Tiny Gecko可提供样片并已量产,支持6种封装,其中包括超小型5mm x 5mm QFN32封装。Tiny Gecko 11 MCU在一万片采购量时单价为1.65美元起。SLSTK3301A入门开发套件也已供货,零售价格为89.00美元,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评估和开发基于Tiny Gecko的应用。此外,Silicon Labs Simplicity Studio开发工具也支持这些新型Tiny Gecko MCU,开发人员可免费下载。  关于Silicon Labs


关于Silicon Labs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是领先的芯片、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建立一个更智能、更互联的世界。我们屡获殊荣的技术正在塑造物联网、互联网基础设施、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的未来。我们世界一流的工程团队创造的产品专注于性能、节能、互联和简易化。




来源:电子发烧友

相关资讯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