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推出新安全型CAN收发器系列

发布时间:2018-02-3 阅读量:138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恩智浦宣布推出新的安全型CAN收发器系列,该系列为安全型CAN通信提供无缝、高效的解决方案,且无需软件或加密。

每辆汽车中都使用CAN网络来连接电子控制单元(ECU),预计未来十年它仍会是主导性网络。随着汽车电子设备不断增多,跨CAN网络交换的实时数据量也在增加。

CAN是一个强大的多点连接网络,迄今为止,车内大部分数据通信都没有安全措施,单个受到破坏的ECU可以直接访问联网的ECU。目前市场上的安全解决方案使用基于加密和复杂密钥管理的报文认证码(MAC)来保护CAN通信,但这势必造成CAN总线负载、报文延迟和计算能耗的增加。

如果处理器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则现有ECU设计将无法轻松升级以支持安全型CAN报文。然而,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安全型CAN收发器来保障现有ECU设计中的报文安全,与从现有ECU过渡到安全ECU相比,这种安全解决方案更为简单快速。

恩智浦为CAN网络开发了一种完全基于收发器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保证高效安全——不增加带宽开销、不增加延迟、不增加处理器负载。这种新颖的方法可用作加密型安全解决方案的补充,即在纵深防御(DiD)概念中增加一层,或用作独立选项。

恩智浦资深副总裁兼高级汽车模拟业务线总经理Jens Hinrichsen表示:“同现有产品相比,恩智浦安全型CAN收发器是一种颠覆性方法。它能提高效率,并减少日益复杂的汽车所需的重要系统资源。”

安全型CAN收发器的安全功能

发送端的防欺骗保护:旨在保护CAN总线不受被破坏的ECU的侵害,即在发送路径中根据CAN报文ID对报文进行过滤。如果ECU试图用原来未分配给它的ID发送报文,安全型CAN收发器可以拒绝向总线发送该报文。

接收端的防欺骗保护:当总线上出现与当前ECU发送ID相冲突的CAN报文时,一种补救保护措施就是使该报文失效。这种方法意味着每个ECU都有能力在不法ECU使用相同ID发送报文时保护自己的ID。

防篡改保护:使CAN总线上报文失效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篡改攻击,提供一个有被破坏ECU介入发送的明显标志。

防范泛洪攻击和限速控制:从发送端限制每个ECU在任意时间可以发送的报文数量,有助于防止总线遭到泛洪攻击,留下一些总线负载供某些类型的关键任务使用。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深度连接汽车CANBUS总线系统的T-BOX方案
汽车通信模块接口解决方案
OBD汽车发动机数据采集系统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可移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 ¥50000 竞标中
立体车库汽车升降托盘设计 ¥2000 竞标中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突破体积限制!Nexperia推出车规级CFP15B封装双极性晶体管

在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系统对功率器件的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Nexperia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正式推出采用创新铜夹片封装技术的MJPE系列双极性晶体管。这12款突破性产品标志着高功率密度与强健可靠性的完美融合,为工程师提供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度。

美调整AI芯片对华出口规则,英伟达AMD部分产品获放行,供应链迎利好

据最新市场消息与厂商证实,美国商务部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上进行了审慎调整。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与超威半导体(AMD)均已获得美方新的授权许可,允许其向中国大陆市场恢复特定型号AI芯片的销售,其中包括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以及AMD的部分产品线(如被广泛关注的MI 308系列)。

台积电嘉义封测厂安全事故频发 累计2死2伤 工程遭勒令停工

近日,台积电位于嘉义科学园区的CoWoS先进封测厂再度发生安全事故,引发业界关注。据台媒报道,7月20日,该厂区内一辆载重约50吨的施工板车突然翻车,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这已是该工地近两个月内发生的第四起重大安全事故,累计已导致2人死亡、2人重伤。

江波龙:AI驱动存储升级,DDR5与eSSD需求激增

2025年7月18日,江波龙发布公告,回应市场关注问题,并指出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自2025年3月底开始逐步回暖。公司表示,随着主要存储晶圆厂商实施新一轮减产或控产计划,市场供需关系改善,存储产品价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后半期呈现上涨趋势。同时,下游客户经历三个季度的库存消化后,需求迎来实质性增长。行业分析机构预测,第三季度服务器、手机等领域的存储产品价格仍具备上行空间。

三星加速美国泰勒工厂建设,瞄准芯片法案补贴与2nm技术突破

近日,三星电子正加速推进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芯片工厂的建设进程。据外媒报道,三星已调派大量芯片制造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前往该工厂,以加快设备安装与生产线调试。此举不仅是为了满足潜在美国客户的订单需求,更是为了确保工厂能在规定期限内投产,从而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巨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