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富士通半导体推出55nm CMOS毫米波制程设计套件

发布时间:2018-02-1 阅读量:84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三重富士通半导体与富士通研究所针对车载雷达及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毫米波市场,共同研发出可实现高精度电路设计的55nm CMOS 制程设计套件(Process Design kit,简称PDK)。通过此PDK的运用,用户能够对包含放大器及变频电路等毫米波设计的大规模电路进行精确的设计。

背景

为实现低成本的第5代移动通讯系统及支持自动驾驶的车载雷达的相关技术,高性能低功耗具有毫米波(30-300GHz)功能的CMOS电路备受瞩目。但是因为毫米波信号波长较短,高精度的电子元件模型不易实现,所以需要多次的试制来达到要求的性能。因此造成了研发周期长、试制成本高等问题。

简介

针对三重富士通半导体的55nm的低功耗工艺“C55LP(Low Power)”及三重富士通半导体独自研发的超低功耗工艺“C55DDC(Deeply Depleted Channel)”,推出了适用于毫米波设计的PDK。与富士通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此款PDK中,包括最适合使用于毫米波带宽的晶体管及传输电路的电子元件参数及电路构造,因此可以大幅提高100GHz以下带宽的大规模收发器电路的设计精确度。

主要特征

经过硅验证的110 GHz范围内的毫米波用SPICE MODEL
提供已最优化的电子元件及Pcell
- 毫米波晶体管
- 传输电路
- 电感,MIM/MOM电容,可变电容,电阻,二极管
- 倒装焊工艺垫(Bumping pad)设计的相关条件
支持主要EDA供应商的EDA工具
对应技术:C55LP,C55DDC
对应频率:28GHz,80GHz

示例及效果

以下的示例是一个将毫米波带域信号高增益放大的“多级放大器”,以及将两个复用信号进行高精度分离/解调的“正交解调器”构成的接收电路。特别是在多级放大器级数增加的时候,设计值及测定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但通过三重富士通半导体所推出的PDK,在初期就能够得到接近实体电路的设计结果(图1)。

使用此款PDK,不仅是放大器,包括宽带正交解调器及变频器、电压控制震荡器在内的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精度也得以提高,进可实现在短期内完成大规模毫米波收发电路的研发。


将来计划

三重富士通半导体正在准备推出包含封装模组特性在内的PDK,以帮助客户提高毫米波产品的性能及缩短研发时间。并计划自2018年起,逐步推出包含模拟电路宏模型及评测毫米波元件等周边服务。

注释

(注1)三重富士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神奈川县横滨市、总经理 河野通有

(注2)富士通研究所:总部  神奈川县川崎市、总经理 佐佐木繁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深度连接汽车CANBUS总线系统的T-BOX方案
汽车通信模块接口解决方案
OBD汽车发动机数据采集系统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可移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 ¥50000 竞标中
立体车库汽车升降托盘设计 ¥2000 竞标中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